據光明網消息,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宣布,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美豁免從中國進口的部分產品關稅,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發布的文件顯示,這些產品被排除在政府對貿易伙伴實施的所謂“對等關稅”之外。文件顯示,豁免的產品適用于4月5日以后進入美國的電子產品,已經支付的“對等關稅”可以尋求退款。
除此之外,美國在俄羅斯面前也討不了好!駐俄羅斯美國商會負責人羅伯特·埃吉表示,三分之一的美國公司已喪失了回購其自2022年退出俄羅斯市場時所出售資產的權利。他說,這些公司與新的所有者簽訂了一定期限的認購期權合約,其中一些期權合約已經失效。
羅伯特·埃吉稱,在制裁的第一年,期權的最長期限為5年,2023年這一期限縮短至3年,而現在已經無法再獲得此類許可。
俄總統普京曾表示,對于返回俄羅斯的西方公司不會給予特權和優惠,一切都應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進行。
特朗普(資料圖)
伊朗與美國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會談,雙方發表聲明均表示會談具有“建設性”。伊朗外交部在聲明中稱,在阿曼調解下,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在“相互尊重、建設性”氣氛中就伊朗和平核計劃及解除對伊朗非法制裁等問題交換各自政府的立場。雙方同意在下周進行下一輪會談。聲明還特別提及,在約兩個半小時的間接談判結束后,雙方代表離開前在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面前進行了數分鐘交談。
就改善美伊關系而言,特朗普清楚伊朗比美國的需求更迫切。2018年,特朗普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后,恢復并加碼對伊朗制裁,尤其針對占伊朗財政收入40%的石油出口。在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內(2017年至2021年),曾一度將伊朗石油出口規模打壓接近“零”。今年2月,美國財長貝森特再次宣稱要將伊朗原油日出口量從當前的150萬—160萬桶壓縮至10萬桶以下,降幅超90%。甚至特朗普還發出了轟炸威脅!
特朗普(資料圖)
專家分析說,談判前后態度上的“溫差”,凸顯出美伊雙方對于談判的強烈意愿。從美國方面來講,主要是受國內的政治訴求、政治需求的影響。特朗普上臺以后,提出了“美國優先”的政策方向。如果現在伊核問題繼續升級的話,會讓美國進一步向中東投入資源,甚至會將美國推向一場新的戰爭,這是特朗普所不愿意見到的。從伊朗方面來講,過去一年多時間,伊朗在巴以沖突中明顯受到了削弱,地區影響力受到了嚴重削弱。在這種情況下,伊朗還是希望通過談判來緩解自身的壓力。
從伊朗角度而言,伊朗關注的不僅是美國長期制裁給伊朗國內經濟和發展帶來的嚴重損害,還意識到當下正處于關鍵時間節點。2015年7月伊核協議達成,如今10年期限即將屆滿,到期后聯合國安理會需進行投票,決定是否重啟對伊朗的全面制裁。這對伊朗而言迫在眉睫,而美國作為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伊朗自然需要與美方進行溝通。
特朗普(資料圖)
有專家認為,美伊關系存在緩和希望,也存在沖突加劇風險的當下,中方無疑是支持雙方在核磋商上達成共識的。因為對致力于同地區國家友好相處、合作共贏的中國來說,一個和平的中東地區,無疑更能發揮中國的優勢所在。一旦美西方國家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伊朗以及整個中東地區都將迎來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屆時,中國也能從中獲益,深化與伊朗在各個領域的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