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山看客
編輯|墨山看客
這次巴以沖突,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以色列軍事實力,以色列自身實力不弱,再加上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援助,以色列在中東更加沒有對手。
而在這次巴以沖突中,以色列與敘利亞也爆發了沖突,可以說敘利亞被以色列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以色列軍事實力的強大。
以色列導彈
而在上一次“黎以沖突”時,以色列僅用6分鐘就摧毀了敘利亞19個導彈連,近百架戰機被擊落,這一戰也給全世界敲響警鐘,讓世界各國看到了以色列軍事實力的強大。
中東這片領土可謂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發戰爭,一方面是美國從中挑釁,另一方面就是民族之間的矛盾,新一輪的巴以沖突也是如此。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有著歷史矛盾,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也是紛爭不斷,剛好中東地區遍地石油,這讓兩國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最終形成了如今的巴以沖突,而在巴以沖突前,中東就法國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戰爭,這一次我們要解析的就是1982年貝卡谷空戰。
巴以沖突
貝卡谷空戰爆發的原因是第四次中東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損失慘重,所以以色列要對其進行報復,可以說以色列是蓄謀已久。
1982年兩伊戰爭爆發,中東戰火再起,與此同時,英國出兵橫跨13000公里與阿根廷交戰,以色列看準時機利用英國大使被刺殺一事突然在黎巴嫩開戰,而以色列的最終目標并不是黎巴嫩,而是黎巴嫩東部與敘利亞接壤的貝卡谷地區。
貝卡谷地區土地肥沃、氣候宜人,也是黎巴嫩最大的農業區,如果以色列能夠得到這片領土,可以極大緩解本土農業不足的問題。
1982年兩伊戰爭
以色列打響對黎巴嫩的戰爭后,貝卡谷地區駐守的敘利亞軍隊就察覺到了以色列的真正目的,當時敘利亞在貝卡谷地區部署了薩姆-6導彈。
首先敘利亞部署的導彈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但以色列還是對其進行了破壞,以色列之所以害怕薩姆-6導彈是因為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軍被薩姆-6導彈打怕了。
當時以軍戰機基本上都是薩姆-6導彈擊落的,所以這一次以色列要先發制人摧毀敘利亞的薩姆-6導彈。
薩姆-6導彈
而敘利亞這邊又對薩姆-6導彈信心滿滿,認為以軍的戰機都逃不過薩姆-6導彈的打擊,卻沒想到以軍僅用6分鐘就將薩姆-6導彈連全部摧毀,當時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敘利亞長官就高度重視,并命令軍隊做好隨時戰斗的準備。
彼時薩姆-6導彈已經是箭在弦上,時刻盯著天上的以軍戰機,很快以軍就來了,敘利亞直接拉響防空警告,并開啟雷達鎖定,可以說只要被雷達鎖定,以軍飛機將有來無回。
很快以軍多架戰機就被擊落,就在敘利亞祝賀之際,有士兵發現飛機上并沒有以色列士兵的遺體,敘利亞這才發現上當了,因為以色列出動的是自主研發的無人機,其目的就是誘導敘利亞發射導彈。
以色列無人機
因為以軍出動無人機前,就出動了預警機和戰斗機,預警機攔截敘利亞軍隊的雷達,然后再將信息傳遞給戰斗機,最終戰斗機對目標進行轟炸任務。
反應過來的敘利亞軍隊立即做出相應部署,但現在看來,敘利亞導彈連在以軍面前就是“固定靶子”,緊接著,以軍戰機對敘利亞導彈連進行了轟炸,短短幾分鐘敘利亞導彈連成為一片廢墟,引以為傲的薩姆-6導彈成為廢鐵。
要知道薩姆-6導彈是敘利亞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部隊,耗資20億美元,就在6分鐘內不復存在,氣不過的敘利亞立即出動米格-23和米格-21戰機與以軍交戰。
圖片來源網絡
而以軍還是早有防備,以軍已經在敘利亞空軍來的必經之路上裝備了電子干擾系統,敘利亞空軍一進入領空飛機上就出現了綠屏警告,隨之而來的就是被以軍空軍進攻。
一場局部戰役下來以色列無一傷亡,敘利亞損失30多架戰機,緊接著敘利亞宣布國家進入“高度戒備狀態”,晚上,敘利亞軍隊趁著夜色再次向貝卡谷地地區運送薩姆導彈連,防止以軍進一步對敘利亞進行打擊,但萬萬沒想到,新裝備的薩姆導彈連天一亮就被以軍的戰機摧毀。
氣不過的敘利亞再次出動戰機與以軍交戰,結局還是那樣,以軍無一人傷亡,敘利亞損失戰機52架,這兩場局部戰役打下來敘利亞清楚地認識到了以色列的軍事力量,最終無奈的宣布停戰。
米格戰機
這場戰役讓全世界看到了以色軍事實力的提升,畢竟薩姆-6導彈當時可是公認的先進導彈,在以色列面前卻如此不堪一擊,還有蘇聯研發的米格戰機性能完全輸給了美國戰機,這一點也是令人意外的。
畢竟美蘇兩個大國當時都是工業強國,軍事上也是不相上下,但兩國沒有爆發過戰爭,所以武器性能只是紙上談兵,而這次以色列與敘利亞沖突讓全世界看到了美蘇兩國武器的性能。
這場震驚中外的戰爭也讓全球明白,現代化戰爭人海戰術是下下策,新時代的戰爭講究的是信息化。
電子干擾車
而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給全世界“上了一課”,讓全球看到了現代化戰爭的危害,海灣戰爭過后,很多國家軍隊開始改革,重點發展科技領域,中國也不例外。
近幾十年中國在科技領域已經取得重大成功,北斗衛星系統,無人機,機器人、5G等各項領域都得到了成功,這一點離不開科學家的努力,當然我們也不能自夸自大,畢竟實戰是檢測武器性能的唯一標準,但中國還在不斷創新,相信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中國會建造出更為先進和強大的武器。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文章:百科-貝卡谷空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