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金邊4月17日電 (記者盛楚宜)“除了期待土地豐收,柬埔寨當地老百姓還關心能否將農產品賣出去、賣出好的價錢,經濟效益的好壞對豐收的定義至關重要。中柬‘魚米走廊’合作規劃切實造福兩國人民。”中國水稻研究所成果轉化與服務處研究員羅炬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
近年來,中柬攜手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柬埔寨“五角戰略”對接,加快充實中柬政治、產能、農業、能源、安全和人文六大領域的“鉆石六邊”合作架構,深化“工業發展走廊”和“魚米走廊”。
自2022年起,40余名中國專家奔赴柬埔寨,深入田間地頭、河湖碼頭、沿海港口調研25個省(市)的各類農林漁業主體近5000人,行程2萬余公里。“柬埔寨同我國海南氣候非常相似,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光溫水資源條件,當地老百姓普遍很淳樸、友善、熱情,非常期望好的技術、好的產品和好的模式幫助他們提升經濟效益。”談及來到柬埔寨的第一感受,羅炬如是說。
援柬埔寨農業發展規劃項目是中柬共建“魚米走廊”的首個早期收獲項目。不同于派遣專家開展技術援助的模式,該項目的主要任務是幫助柬方編制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從全局謀劃一張國家農業產業發展的“藍圖”。
“魚米走廊”合作規劃下的中柬農業合作,不僅促進柬埔寨農業向現代化轉型,還積極推動柬優質農產品輸華準入,促進雙邊貿易發展。中國長期是柬埔寨最大貿易伙伴國和最大投資來源國,兩國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不斷深化。官方數據顯示,過去10年雙邊貿易額增長近4倍。中柬自貿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實施帶來的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整體而言,柬埔寨對華農產品出口呈增長態勢,中國對柬埔寨農產品進一步開放,柬埔寨香米、香蕉、木薯、腰果等特色產品源源不斷進入中國市場。”羅炬說。
平等互利是中柬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動力。中柬將共守和平、共謀發展、共創繁榮,扎實推動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建設。(實習生張賀蕓對本文亦有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