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張堰鎮留溪雅苑小區中心路路口熱鬧非凡,居民們聚集在此,臉上洋溢著笑容,紛紛拍手叫好。原來是困擾大家許久的交通安全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消防車專用道上安裝了交通軟性警示柱,門牌號指引牌也進行了合理調整。從“小心翼翼”到“放心通行”,這一實實在在的改變是張堰鎮黨建引領網格治理機制下,有效解決“三跨”問題的生動實踐。
“吹哨”集結,網格之下見真章
“自2023年7月居民陸續入住,到目前留溪雅苑入住率高達95%,小區人流量、車流量都很大。小區基礎設施完善、道路平整,本是好事,卻也帶來了一些隱患。部分車輛在小區內超速行駛,交通安全隱患日益凸顯,已發生30余起車輛事故,居民們或骨折或擦傷,平安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盡管居民多次呼吁采取措施,但效果一直不盡如人意。”留溪雅苑管理辦公室主任趙志強在張堰鎮第二綜合網格黨建聯席會上反映說。隨即這一群眾煩心事就被列為入格事項。
為了徹底消除交通安全隱患,張堰鎮第二綜合網格依托“多格合一”機制,整合派出所、規建辦等部門下沉力量到小區集結,實地勘察小區的交通狀況,體驗小區開車通行,調取原始規劃圖紙,走訪聽取居民調整建議。在全面摸清情況后,大家齊聚一堂,開展“頭腦風暴”。
攜手“會診”,隱患消除有良方
經過深入調研,發現了兩大安全隱患。小區中心路的消防車專用道不僅筆直且狹窄,路口視線不佳,若在路口不減速行駛,極易發生交通事故。同時,小區內缺乏門牌號指引牌,外來車輛尋找門牌號困難,常常錯過,不得不頻繁繞路調頭。而且,小區東側直道與每排房屋前的道路,無論大路小路都設置了出口指引牌,導致出口引導混亂,給交通秩序帶來了不良影響。
針對這些問題,相關部門經過科學評估,制定了合理的交通調整方案。在中心路消防車專用道路口錯位安裝隔離軟樁,既不影響行人正常通行,也能讓兩輪電瓶車、老年人三輪車慢速蛇形通過,同時阻止汽車通行,而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可直接壓樁通行,確保生命通道的暢通;同時,將東直道的出口指引牌調整為門牌號指引牌,僅保留4條大路作為出口道路,方便外來車輛準確找到門牌號,優化了交通指引;考慮到減少噪音擾民的問題,此次交通調整方案不安裝減速帶,在保障安全的同時,兼顧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納言“聚智”,共識匯聚暖民心
調整方案初步確定后,小區內圍繞交通安全標識調整事宜,組織召開了“埭頭說法”議事協商會議。派出所協管員、小區網格組長、老黨員、小區居民代表等一同參加會議。會上,派出所對交通調整方案進行了詳細說明,與會人員踴躍發言,對實施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展開了充分討論,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
為了確保交通調整方案平穩實施,讓每一位居民都充分了解方案的重要性,協管員和小區網格組長分成8個小組,利用雙休日居民在家的機會,不辭辛勞地挨家挨戶宣傳小區交通調整方案。他們耐心細致地講解方案內容,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也讓居民們深刻認識到遵守新方案的重要性。
群眾之事無小事,細微之處見真情。以往,這類跨部門的治理難題,解決起來往往流程繁瑣、進展緩慢。如今,依托“多格合一”機制,各方治理力量迅速匯聚到網格之中,快速響應居民訴求,高效解決問題。此次留溪雅苑交通安全問題的妥善解決,不僅有效解決了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更是黨建引領網格治理機制下,有效解決“三跨”問題的生動實踐。
今后,張堰鎮第二綜合網格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工作,以問題為導向,以實效為目標,用更精細的服務、更有力的舉措,打造基層治理新樣板。
原標題:《從隱患重重到安心出行,張堰鎮網格治理織密“安全網”》
欄目主編:徐晶卉
來源:作者:文匯報 商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