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5時19分,南航CZ6884航班平穩降落在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標志著該機場北航站區投入試運行。作為新疆規模最大的主基地航空公司,南航圓滿完成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北航站區試運行階段首個降落航班和首個起飛航班任務,開啟新疆民航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全力護航 云端見證絲路空港新生
當日8時11分,南航航班CZ6901從北航站區新跑道滑跑、起飛、沖上云霄。當班乘務組開展“木棉映天山”主題航班活動,與旅客共同見證烏魯木齊國際航空樞紐騰飛。從空中俯瞰,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北航站區規模宏大、視野開闊,與天山山脈遙相呼應,燈光輝映下科技感十足,宛如絲綢之路上璀璨的明珠。
首航機長倪志強激動地說:“非常榮幸能駕駛787夢想客機執飛北航站區首個航班任務。通過前期多次的飛行驗證,我對新航站區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導航設施先進,運行系統完善,為提升航班運行效能及旅客出行感受創造了更好的基礎條件。”
為保障首航順利,南航選派“雙機長”執行首個起飛航班任務。機組提前對北航站區運行條件開展研究,及時掌握當天本場天氣趨勢、航路運行等情況,簽派放行人員重點針對起降程序、應急處置方案、地面滑行線路、停機位及跑道運行特點等進行詳細講解,確保航班安全運行。
親和精細 打造航空服務全新標桿
進入新航站樓,旅客王先生不到3分鐘就完成了自助值機及行李托運。轉場后,南航將自助值機設備增加到20臺,旅客可通過自助設備辦理值機手續、打印登機牌、托運行李,排隊等候時間進一步減少。此外,在新航站樓,南航可使用的廊橋數量達到23個,預計全年進出港航班靠橋率可提升5%,更多旅客能夠直接通過廊橋登機,出行舒適度和效率進一步提高。
得益于“混流層”設計,南航推動同層中轉落地,中轉旅客可在同一樓層輕松完成航班中轉,國內轉國內一票旅客將實現轉機無縫銜接,人均轉機時間預計可縮短10分鐘,出行效率大大提高。
新航站樓內,南航專屬休息室也同步完成升級。全新打造的貴賓休息室總面積超3600平方米,融合天山山脈與木棉花設計元素,構建出兼具地域特色與現代美學的品質空間。空間配色采用柔和基調,搭配高品質軟裝配飾,營造溫馨雅致氛圍。金屬板、木紋肌理與皮革材質的搭配,強化了空間質感與層次表現。功能布局涵蓋行李寄存、品牌展示、休憩餐飲等模塊,滿足旅客多樣化出行需求。
技術升級 樂享數據時代新樞紐
首航當天,南航物流同步完成至北航站區轉場搬遷,新場地將會為客戶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務、更加智能的設備、更加開闊的場地。依托南航豐富的航線網絡及腹艙運力資源,南航物流新疆地區貨郵年吞吐量預計可達11-12萬噸,更好發揮烏魯木齊樞紐優勢。
據悉,轉場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北區航站樓后,南航還將在航班運行和天氣預警等方面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進一步縮短飛機地面滑行時間,提高氣象研判準確率,從而進一步提升航班運行效率和正常率。
近年來,南航以打造烏魯木齊西部門戶樞紐為目標,不斷完善航線網絡,增加國內國際雙向中轉銜接,積極布局航空相關產業,搭建以烏魯木齊樞紐為主,喀什、伊寧兩個次樞紐為輔的“一主兩翼”樞紐陣地,實現南北互動、東西串聯。數據顯示,2024年,南航在烏魯木齊開通航線105條,保障中轉旅客超過125萬人次,從烏魯木齊始發國際和地區通航點增至17個,各項運營指標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全力滿足廣大旅客美好出行需求。
以轉場新航站區為重要契機,南航將立足廣州、北京兩個主核心樞紐,與烏魯木齊西部門戶樞紐形成有效聯動,不斷加大重點市場投入,拓展網絡廣度,增強網絡厚度,提升“東聯西出”樞紐航班波,強化烏魯木齊樞紐的中轉效能,為旅客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出行選擇,助力新疆地區的航空運輸和經濟發展邁向新高度。(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南新宣)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