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個愛國衛生月來啦,今年的主題是“愛衛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為了深入開展愛國衛生月活動,進一步普及健康科普知識,提升居民健康素養。近期,圍繞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控煙限酒、心理平衡、健康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推出系列科普知識,幫您養成好習慣,讓我們一起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睡眠健康常常被人們忽視,卻又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品質與身體健康。高質量的睡眠是身體有效的修復和充電過程,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關鍵環節。
被失眠偷走的健康
曾以為“睡不著”不過是多刷會兒手機的事,直到體檢報告上的“心臟早搏”和“慢性偏頭痛”刺痛雙眼。
身體預警
頻繁的頭痛,靜息心率常年90多次。
精神崩塌
白天昏沉得像在夢游,會把鑰匙放進冰箱、叫錯同事名字、地鐵坐過站。
那些年踩過的“助眠陷阱”
1
酒精依賴
用紅酒催眠,最終需要雙倍劑量才能迷糊1小時,肝功能全線飄紅。
2
藥物濫用
從褪黑素升級到安眠藥,卻在白天出現幻聽,注意力不集中。
3
玄學療法
購買“量子睡眠儀”,整夜被詭異的電流聲折磨到神經衰弱。
43%的失眠患者因不當自治導致病情加重,戰勝失眠,需要科學而非蠻力。
重獲睡眠的鑰匙
認知重構:打破“必須睡夠8小時”的枷鎖
即使只睡5小時,只要深度睡眠占比>20%,次日仍能保持精力充沛就是有質量的睡眠。放下對時長的執念,焦慮指數明顯下降。
環境改造:打造“睡眠圣地”
換成遮光窗簾,保持溫度在18-22℃,購買白噪音機,創造低于30分貝的安靜空間,將床墊硬度調整為適中。
行為訓練:重建床與睡眠的聯結
嚴格執行“20分鐘無法入睡即離開床”的鐵律,堅持3周后入睡時間從2小時縮至35分鐘。配合午后禁咖啡因、睡前溫水泡腳(40℃泡15分鐘)等組合拳,入睡效率明顯提升。
請給失眠者一盞溫柔的夜燈
在抗擊失眠的征途上,需要更多支持:
企業
學習推行"會議不跨午休"“彈性午休制”,保障完整午休。
社區
推廣“夜間靜音巡邏”“15分鐘安靜生活圈”,晚10點后叫停裝修、廣場舞。
醫療機構
增設睡眠門診,為患者提供專業的診療服務。
睡眠健康是我們生活幸福與身體強健的基石。重視睡眠,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讓每一個夜晚都成為健康的滋養,使我們能以飽滿的精神和充沛的活力迎接新一天的挑戰。
邀請專家
曹冰清
陜西省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來源 | 健康陜西微信公眾號
編輯 | 黃天姣
校審 | 仝彤
終審 | 豐子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