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記者從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了解到,我區市場監管部門聚焦蠟樣芽胞桿菌、克羅諾桿菌等高風險致病菌防控,結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最新發布的相關技術規范,推動生產企業全流程風險防控,織密“寶寶口糧”安全網。
蠟樣芽胞桿菌與克羅諾桿菌被列為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環節的重點防控對象。為強化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監管,自治區市場監管廳近日組織區市縣三級市場監管人員和嬰幼兒乳粉生產企業管理人員,召開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風險防控專題會,自治區食品檢測研究院微生物專家從蠟樣芽胞桿菌和克羅諾桿菌等污染物帶入風險點、風險防控和檢測方法等方面進行分析,并開展現場交流互動,為企業答疑解惑。
“蠟樣芽胞桿菌耐熱性強、易產生腸毒素,是嬰兒配方乳粉風險防控的重要指標;克羅諾桿菌是一種食源性條件致病菌,對0—6月齡嬰兒,尤其是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等威脅很大。”自治區食品檢測研究院專家分析稱,兩類致病菌風險多源于原輔料污染、生產環境及設備清潔不足等環節,需通過強化原輔料進貨查驗、環境監測及工藝優化實現源頭阻斷。
針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具有產品性質特殊、消費人群特殊、監管要求特殊的特點,我區構建“信用監管+智慧監管+日常監管”立體化監管體系,指導企業開展風險隱患排查。要求企業嚴格執行原輔料進貨查驗制度,建立環境監測動態臺賬,嚴控污染物帶入風險;將“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與相關技術規范相結合,有效執行各項風險防控措施,確保生產過程風險可控,切實保障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寧夏日報記者 陶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