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下午,春意盎然,北京市海淀區教科院的專家團隊在吳穎惠院長的帶領下,蒞臨富力桃園幼兒園,對園所的課程建設進行了全面的指導?;顒佑山炭圃嚎蒲泄芾硌芯克斡澜∷L主持,趙??麍@長及保教團隊參與了此次活動。
一、環境洞察:藝術氛圍的沉浸體驗
專家們參觀了園所環境,漫步于孩子們的藝術長廊,駐足欣賞孩子們充滿創意的作品,親身體驗了幼兒園濃厚的藝術氛圍。專家們對幼兒園為孩子們精心打造的成長環境,既融合自然之美又蘊含藝術之韻,給予了高度評價。
二、課程匯報:《共創“藝術家”游戲世界》的探索之旅
趙??麍@長進行了課程匯報,主題為《共創“藝術家”游戲世界的園本實踐探索》。園長從理論基礎、課程的基本觀點和主張、游戲類型及實施路徑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園所在課程建設上的探索與實踐。
三、專家智慧:精準指導,啟迪新思
海淀區教科院社會教育研究所科研教師 白鴿
白老師指出要進一步厘清“藝術家”這一概念的界定,探討藝術家精神在教育中的具體體現,即如何將這種精神融入教育實踐中,使教育方式更貼近藝術家的創造性和探索性。白老師建議課程設計應更加明確地體現“藝術家”的元素,從而增強課程內容的獨特性和深度。
海淀區教科院社會教育研究所科研教師 李艷瑩
李老師建議將“藝術家”素養細化拆解,進一步明確在教育實踐中具體運用了哪些“藝術”方法手段,注意將方法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接。在評估教育效果時,應逐一回應實踐中問題的解決,進一步梳理研究工作推進按照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從面到立體空間進階的階段特征,構建出一系列有梯度、相互關聯的模型。
海淀區教科院美育研究中心科研教師 郝 赫
郝老師梳理了藝術家思維的四個特點:非邏輯、非線性的感知;非語言符號的互動交流;以作品為導向的問題解決;組織展覽展示活動在對豐富的共創成果的梳理上,可以借鑒以上維度,從而凸顯成果對兒童審美素養的培養。
海淀區教科院科研管理研究所科研教師 段慶偉
段老師從文本撰寫的角度給出指導,他建議在撰寫課程文本時,應確保問題明確化,避免將問題與效果混淆。同時,建議采用圖形化手段清晰展示成果間的聯系,增強直觀性。減少理論性語言,更多地展示實踐方法和實際效果,凸顯教育實踐的創新性和影響力。
海淀區教科院科研管理研究所所長 宋永健
宋所長建議成果的梳理更加突出主線,形成針對特定問題的解決方案。他提出要清晰說明設計的初衷、實踐的過程以及問題的解決情況,并展示其影響力和可借鑒性。問題提出應與關鍵時間節點、政策背景以及15年來的發展歷程相聯系,展現問題設計的進階過程和各問題間的關聯性。
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吳穎惠
面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和審美素養教育不足的問題,吳院長著重指出了游戲的重要性以及從小培養幼兒審美素養的必要性。吳院長支持“游戲世界”這一教育模式,并強調審美游戲對于豐富幼兒在不同領域和社會生活經驗中的意義。她鼓勵孩子們像“藝術家”一樣游戲,這樣的活動應涵蓋五大領域,確保教育內容的多樣性和可操作性。在實施策略上,吳院長提出將五大領域的教育內容游戲化實施,以此提高幼兒的審美素養。她提倡不必過分追究概念的來源,而是應該注重教育核心特征的梳理,要關注在這一過程中的兒童的發展和教師成長。
通過此次專家的問診和指導,富力桃園幼兒園將深思篤行,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課程建設。未來會繼續改進,讓游戲更精彩,在充滿藝術氛圍的游戲世界中,讓每個孩子都能“身有正氣、心有靈氣、行有大氣”,帶著強大的內心力量,向陽而生,綻放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