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4月17日介紹,受4月13日太陽暗條消失活動影響,北京時間4月16日17時到17日8時發生地磁暴,最大強度出現在17日凌晨2時到5時,級別達到Kp指數為8的特大地磁暴。
伴隨此次地磁暴的出現,極光秀再次上演,多位攝影師在我國各地拍攝到精彩的極光畫面。
拍攝于遼寧調兵山 作者:白冰
拍攝于黑龍江黑河
地磁暴發生原因
引發這次地磁暴的太陽活動是暗條消失,它是太陽表面一種低溫高密度太陽大氣快速向外擴散的現象,與以往多次出現的日冕物質拋射活動有些不同。
第一,此次活動并沒有出現在太陽活動區,也就是太陽黑子對應的區域,所以沒有明亮的耀斑發生;
第二,大多數情況下,暗條消失本身所釋放的物質和能量比日冕物質拋射要小;
第三,暗條消失時可能進一步引發日冕物質拋射活動的發生,比如這一次。
預計未來三天,受日冕物質拋射活動影響,17日仍可能出現小地磁暴,18日—19日地磁平靜到微擾。
地磁暴會給人類帶來什么?
每當地磁暴來臨,總有“地磁暴 嗜睡”“地磁暴 我睡不著的原因找到了”“不光嗜睡還嗜吃,這正常嗎”的話題引發熱議。
地磁暴是否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困擾?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癲癇及睡眠障礙中心負責人朱延梅說,地磁暴會擾亂部分生物的生物鐘,但總體來說,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影響相對微弱。那些對電磁環境敏感的人群,可能會出現焦慮、失眠、睡眠質量下降等情況。
不過,地磁暴是個“搗蛋鬼”,會對通訊、導航、電力、衛星等領域帶來影響。比如,手機、汽車、飛機、輪船等導航精度可能會被干擾;磁場的變化會讓衛星姿態“亂了陣腳”,像衛星天線角度偏轉,進而影響正常通信。
聲明:本公眾號未標明原創的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交流學習之用,不用于商業行為。如有侵犯了企業、媒體、公司、個人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本公眾號發布的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來源:央視新聞、健康時報
責編:周方婷
編審:宋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