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傍晚,短視頻賬號“我是拉不拉金”發布的一條訃告引發全網關注:因精準采摘橙子走紅的網紅金毛犬毛毛,因突發心臟病永遠離開了它的果園和粉絲。
這個擁有近百萬粉絲的賬號主理人葉女士,在鏡頭前哽咽著向觀眾致謝,畫面定格在毛毛生前認真采摘橙子的最后影像。
時間回溯到2020年秋天,在江西贛州經營臍橙果園的葉女士,偶然發現自家6歲的拉布拉多混血犬毛毛對采摘橙子展現出驚人天賦。
每當橙子成熟時,這只體重60斤的大型犬就會用牙齒輕咬果蒂,將成熟果實完整摘下,葉女士將這段畫面配上“犬工質檢員上班日常”的幽默字幕上傳網絡,意外獲得百萬播放量。
隨著關注度持續攀升,葉女士開始嘗試在每箱售出的臍橙中隨機放入1-2顆“毛毛專屬采摘果”。
這些帶有明顯犬齒印記的果實經過單獨清洗消毒,外貼“毛毛采 請慎重入口”的溫馨提示卡,很快成為消費者追捧的“彩蛋”。
抖音平臺數據顯示,“毛毛果”相關話題累計播放量達3.2億次,帶動果園年銷量增長400%。
毛毛的離世引發的市場反應遠超預期,4月16日晚21:40,店鋪后臺數據顯示“毛毛果”鏈接訪問量激增300%,庫存迅速顯示“缺貨”。
淘寶平臺數據顯示,“網紅毛毛同款臍橙”搜索量當晚暴漲25倍,多個商家推出的紀念款禮盒在2小時內售罄。
這種現象背后蘊含著值得關注的商業邏輯:
1. 情感附加值提升產品溢價:第三方檢測顯示,毛毛采摘的果實與其他人工采摘果品質無顯著差異,但消費者調查顯示83%的購買者認為“毛毛果”更具情感價值;
2. 萌寵經濟的場景化創新:不同于常規寵物視頻變現模式,毛毛將動物行為與農產品深度綁定,創造了“云養寵+助農”的新場景;
3. 饑餓營銷的自然發酵:由于犬只采摘的隨機性和非量產特性,天然形成了限量供應模式。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行為學教授指出:“犬類精準采摘的本質是條件反射訓練成果,毛毛的表現證明工作犬技能在農業生產中具有開發潛力。”
不過專家也強調,類似商業實踐必須優先考慮動物福利。
在毛毛離世的話題下,超過26萬條留言構成了一幅生動的情感圖景,熱評第一的“它是我手機里永不掉電的電子寵物”獲得12萬點贊,折射出當代年輕人對云養寵物的情感依賴。
值得關注的現象包括:
- 情感補償心理:67%的受訪網友表示,觀看毛毛視頻能緩解工作壓力
- 代際認知差異:45歲以上群體更關注助農屬性,90后更側重情感陪伴價值
- 紀念行為藝術:社交平臺出現“牙印橙核收藏挑戰”,超5萬用戶曬出保存的果核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團隊分析:“在不確定性增強的社會環境中,萌寵視頻提供的確定性和純粹感成為重要的情緒調節器。毛毛的離世之所以引發強烈共鳴,實質是人們對簡單美好事物消逝的集體焦慮。”
毛毛的故事為觀察萌寵經濟提供了獨特樣本,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寵物經濟規模將達3924億元,其中寵物內容創作占比提升至18%。
這個案例揭示的三大趨勢值得關注:
1. 實體經濟的萌寵賦能:將寵物IP與實體產品深度結合,提升傳統商品的情感附加值;
2. 適老化內容開發:監測顯示,55歲以上用戶對毛毛視頻的完播率比平臺均值高42%;
3. 公益屬性加持:該果園每年將“毛毛果”銷售額的3%捐贈動物保護組織,形成良性循環。
不過行業專家也提醒:“寵物營銷需把握倫理邊界,避免過度擬人化消費動物。毛毛案例的成功關鍵在于自然真實,任何刻意設計的‘動物網紅’都難以復制這種真誠感。”
在眾多悼念留言中,一條來自兒童心理醫生的觀察引人深思:“我治療過的多位自閉癥兒童,都通過給毛毛畫肖像建立了情感表達通道。”
毛毛的離世客觀上成為公眾討論生命教育的契機,淘寶數據顯示,《寵物生死教育》類書籍搜索量周環比增長180%。
浙江某小學教師自發組織的“生命周”活動中,學生們用橙子制作紀念裝置,模仿毛毛的采摘動作體會勞動價值。
這種跨越物種的情感聯結,或許正是這個故事最珍貴的遺產。
結語:當電商平臺的“毛毛果”鏈接永遠變為灰色,這個6歲的毛孩用生命書寫的商業傳奇,留給我們的不僅是萌寵經濟的成功樣本,更是關于生命價值與情感紐帶的深刻啟示。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那些能夠溫暖人心的真實故事,終究會沉淀為最具價值的數字遺產。
或許正如網友所說:“我們懷念的不只是會摘橙子的毛毛,更是那個愿意為簡單美好而感動的自己。”
圖源網絡,侵權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