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中國健身行業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據《2024中國運動健身行業數據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健身俱樂部品牌榜中僅有動嵐健身門店數量超過100家。
一兆韋德、舒適堡健身、奇跡健身等傳統健身俱樂部品牌逐漸退出頭部舞臺。與此同時,24小時營業、月付制、小門店,當“小而美”的業務形態逐漸取代傳統健身房成為市場上的主流。
北京時間4月14日,樂刻運動在其創立十周年之際,正式對外發布其多場景品牌矩陣。樂刻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表示,未來將用“2+n”平臺矩陣達成“百城萬店”的目標。這一切在旁觀者看來有些逆流而上的意味。
當傳統健身房因高負債、跑路頻發進入行業大洗牌時,樂刻喊出了“百城萬店”的目標,又在喊出這一目標的一年半后,開始探索更多領域:創立大型俱樂部和鐵館品牌,嘗試運營羽毛球館、買物業辦運動酒店,甚至還提到一個關于“99元打高爾夫”的夢想。
在中國健身領域深耕十年后,“小而美”不再是樂刻唯一的解題思路。而中國健身行業還有哪些潛力可挖,似乎也能從中看到一些端倪。
不止“小而美”
自2015年以小型健身房模式打入中國健身市場,如今的樂刻已經成長為國內健身行業的頭部品牌,在40個城市擁有近2000家門店,平臺累計注冊用戶數超1400萬。
“樂刻肯定不會只是一家健身房公司,我們從第一天就不是這么想的,我們想成為一家運動公司。”就在對外發布樂刻多場景品牌矩陣后,樂刻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在發布會旁的媒體采訪室里留下了這樣一句感慨。
在回答敏感的問題時,夏東總習慣性帶上“這未必是對的,但我們是這樣理解”的表述。
在夏東看來,這樣的謹慎是創業公司的常態,“我們知道自己要去羅馬,但怎么去羅馬是要不斷探索的。”
自2015年以小型健身房模式打入中國健身市場,如今的樂刻已經成長為國內健身行業的頭部品牌,在40個城市擁有近2000家門店,平臺累計注冊用戶數超1400萬。
當健身市場轉投“小而美”之時,這一模式的先行者卻正走在變“大”的路上。
在樂刻運動十周年發布會上,夏東提出了“2+n”品牌矩陣,“多場景品牌矩陣是樂刻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的重要布局,單一品牌難以全面覆蓋各類運動場景偏好,我們基于對趨勢的判斷,近年來開始系統性地孵化和布局多個子品牌。”
樂刻運動對外發布多場景品牌矩陣。
品牌矩陣中,1400家左右的“樂刻健身”和300余家的“FEELINGME樂刻私教館”是2個核心品牌,剩下的“n”包括新興市場綜合健身空間“閃電熊貓健身”、體能訓練社區“FitTribe飛踹運動”、專業瑜伽普拉提館“YOGAPOD小瑜莢”、專業鐵館“LOVEFITT拉飛”和新一代大型健身房“Recore無限核子健身”等。
“我們從未定義‘高端’或‘大眾’,核心是滿足用戶多元需求。”發布會后的采訪中,夏東進一步解釋道,“現在有很多大型健身俱樂部在優化轉型甚至退出市場,這些人去哪里健身?如果他們不接受樂刻,能否有更多新的供給滿足他們?一定程度上,我們是想承接威爾仕和一兆韋德的人群。”
樂刻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
細分賽道,品牌試錯
當旗下品牌增加,如何合理分配資源、平衡各品牌的精力投入,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
夏東毫不避諱地表示,無論是不同的健身賽道還是不同的市場,都無法套用樂刻健身的經驗。而多品牌戰略的本質,是一場關于新型商業模式的試錯。
“創立閃電熊貓時,我們完全不了解下沉市場是什么樣的,擔心樂刻的模式沉不下去,所以做了一個新品牌。因為樂刻是一卡通用,全國也是同一套規則。我們不能因為某一個市場的差異去改變所有的規則。所以對于我們不清楚的市場,我們會用新的品牌去探索它的邊界。”夏東介紹,主打下沉市場的閃電熊貓與樂刻健身會有20%的差異,未來兩個品牌有合并的可能,也同樣可以并行發展。
通過新品牌小范圍試水,驗證模式可行性,再決定是否快速擴張。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健身行業的風潮一浪高過一浪,從鐵館到瑜伽,從普拉提到CrossFit,沒人知道哪項運動會風靡起來,沒人知道一項運動能風靡幾年。
作為過去十年中國健身行業的親歷者,樂刻CEO韓偉則提到了整個行業的變化:“十年前,中國大部分人是不會花一百多塊錢去健身房鍛煉的。過去十年里,樂刻約50%的到店會員是首次走進健身房的新用戶。”
中國的健身滲透率尚未井噴,但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健身。據《2024中國運動健身行業數據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約有16.9萬家運動健身場館,專業健身會員達8752.5萬人,環比增長了25.47%,每月鍛煉次數為5次以上。
人數增長背后的邏輯,夏平的分析是:“健身行業的發展跟GDP水平有關,我們粗略估算了一下,下沉市場的人均GDP比省會城市晚8到10年,我們2015年創立樂刻,現在剛好是這個階段。除此之外,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被互聯網推平,三四線城市用戶關注健康視頻的時間,一點也不會比一二線城市少。”
樂刻CEO韓偉。
從健身到運動
有趣的是,當夏平努力解釋樂刻旗下品牌各自不同的定位時,韓偉則將大部分的筆墨放在一些看似與樂刻毫不相關的業務上,比如大型運動空間、羽毛球館和健康餐的設想。
其中,大型運動空間指的是即將在5月開業的羽毛球館。在韓偉看來,樂刻能做好復雜供應鏈的健身房,自然也可以改造傳統體育場館,“從健身房到運動空間是降維管理,樂刻能把健身房做盈利,大概率就能提升運動場館的坪效、翻臺率。我的夢想是讓中國人能用99元打高爾夫球。”
而為了摸索酒店健身房的業務模型,樂刻買下一棟樓,并與華住集團旗下桔子酒店合作,在酒店內共建專業健身空間,推出了配備專業器械的主題客房。
至于健身餐,樂刻通過與健康輕食品牌FOODBOWL超級碗成立合資公司,將健康餐引入樂刻門店,目標是把健康餐的價格打下來。
樂刻與華住集團旗下桔子酒店合作,在酒店內共建專業健身。
韓偉強調,這樣做的底層邏輯是通過數字化中臺實現資源的高效調度,“我們的數字化不是簡單的ERP,而是將信息、交易、履約全部在線化。目前樂刻已經實現了業務在線化、數據透明化、管理標準化。”
而依托這些數字化能力,樂刻也在嘗試線上健身模式,為此推出線上私教服務LITTA。LITTA業務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套系統能通過手機攝像頭實時識別用戶動作,并生成個性化反饋,在AI的幫助下,教練僅需3分鐘便能完成傳統30分鐘的指導。據悉,該產品的研發費用達千萬元,之所以此時對外公開,是技術成本相比原先降低了95%。
韓偉表示:“現在的樂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產業鏈的各個方面都有涉及,希望有一天這些產業鏈能形成合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