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近日,德國正式啟動二戰以來首次永久性海外駐軍計劃,要在立陶宛部署一支5000人的裝甲旅。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道,該旅在維爾紐斯郊外舉行儀式正式啟用,設立了臨時指揮部并公布旅徽。按照計劃,該旅將在2027年前具備全面作戰能力,未來會駐扎在立陶宛境內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魯德寧凱新軍事基地,此地距離維爾紐斯以南約30公里。
目前已有150名德國士兵駐扎在立陶宛,預計到今年年底會增加到500人。德國此舉目的很明確,就是加強北約東翼防御,應對俄烏沖突。這對俄羅斯來說,家門口一下子多了這么一股軍事力量,壓力可想而知。德國在北約中分量可不輕,其軍事動向向來受各方關注,這次永久性海外駐軍計劃,無疑是對俄羅斯戰略空間的一次擠壓。
導彈襲擊(資料圖)
日前,峰會在巴黎閉幕,會后法國總統馬克龍召開發布會透露,將派英法團隊前往烏克蘭,研究制定未來向烏派遣軍隊的模式,還提到派遣部分成員國維和部隊到烏克蘭戰略地點駐扎,不過這一提議在成員國間未達成一致,只能從幾個國家抽調。雖說派遣軍隊還停留在研究模式和部分提議階段,但這種動向也讓俄羅斯感受到來自西方陣營的軍事壓力正不斷增加。
與此同時,俄羅斯這邊也有大動作引發全球關注。4月12日,俄羅斯對烏克蘭蘇梅市中心發動導彈襲擊,當時恰逢宗教節日,大量民眾外出。兩枚導彈襲來,其中一枚還是集束彈藥,爆炸范圍廣,造成重大平民傷亡。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4月13日公布暫時傷亡統計,已有34人遇難,100多人受傷。這成為俄烏沖突3年來針對平民的大規模襲擊行動之一,引發全球抨擊。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烏克蘭問題特使凱洛格指責俄羅斯襲擊不可容忍,違背停火意愿。歐盟各國更是激烈指責俄羅斯犯下戰爭罪,宣稱要繼續支持烏克蘭并加強歐洲軍事能力,西班牙甚至提議用被歐盟凍結的數千億俄羅斯資產武裝歐盟軍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4月14日表示,對話談判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
普京(資料圖)
俄羅斯發動此次襲擊,背后有深層原因。蘇梅靠近俄羅斯邊境,當地離俄羅斯的庫爾斯克以及別爾哥羅德很近,而這兩個地區目前部分被烏克蘭軍隊占據。俄羅斯一直沒能完全收復庫爾斯克,如今烏克蘭軍隊又進入別爾哥羅德,這讓俄羅斯倍感緊張。所以俄羅斯發動對蘇梅的襲擊,意圖通過制造當地恐慌氣氛,削弱烏克蘭抵抗士氣,進而在停火前獲取更大戰場主動權,為之后與烏克蘭的領土談判增添籌碼。
這件事對特朗普斡旋停火也產生了不小影響。在蘇梅襲擊前幾天,特朗普的特使剛在圣彼得堡與普京進行了長達4個小時的會談,目的是施壓普京停火。可特使前腳剛走,俄羅斯就發動了這樣大規模的針對烏克蘭平民的空襲,這讓特朗普處境尷尬。特朗普一直強調平民死傷太多,呼吁停火,甚至之前還說4月底前停火,如今看來,實現停火的目標變得遙遙無期。美國后續可能會進一步采取制裁手段,約束俄羅斯的戰爭行為,試圖為調停尋找出路。
俄烏局勢(資料圖)
整體來看,當前俄烏局勢愈發復雜。德國的駐軍計劃、法國提出的軍事派遣設想,都加劇了俄羅斯面臨的外部軍事壓力。而俄羅斯對蘇梅的襲擊,又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也打亂了特朗普的停火斡旋節奏。未來,各方如何在這種緊張局勢下進行博弈,俄羅斯將如何應對北約東翼不斷增強的軍事部署,美國又會采取何種制裁手段以及能否有效推動停火,都成為國際社會密切關注的焦點。這場沖突的走向,仍充滿極大不確定性,其對地區乃至全球政治、軍事格局的影響,也在持續發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