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任天堂Switch 2正式發布,其中新機型改用了價格更貴的microSD Express(下文簡稱TFEX)記憶卡。因直接影響了玩家的體驗,大量Switch老玩家對任天堂這一行為表示抗議,更有人懷疑「任天堂和SD卡行業有內部交易」,在為存儲卡行業清庫存。
圖片來源:任天堂
以小雷自己給Switch、相機配備的雷克沙存儲卡為例,原本使用的Lexar Play HS SDXC 256GB(V30U3A1)售價僅169元,但同品牌同容量的SDEX卡(Play Pro系列)價格直接來到了689元。
從名字上看,SDXC和SDEX只差一字,但為什么能拉出3倍的差價呢?想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和USB接口名字一樣復雜的SD卡標記開始講起。
文件格式限制用法,但不直接影響速度
因microSD和SD卡只是產品形態上的區別,兩者使用的是同一套技術、速度指標,所以這里小雷拿自己平時用的SD「大卡」來給大家做講解。
圖片來源:京東
首先,我們找到卡片正中間的SDXC標記。很多人以為這是卡片速度標記,其實不然——這是卡片文件系統的標記。如果我們把最早的SD卡也算上的話,這一欄常見的標記有三種:SD、SDHC和SDXC,分別對應FAT16(FAT12)、FAT32和exFAT文件存儲系統。
而三種文件系統對數據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單個文件大小」上:FAT16、FAT32和exFAT能存儲的單文件大小上限分別為2GB、4GB和16EB。可能有人會好奇「單個文件大小」的實際意義:
對專業影像用戶來說,這意味著用SDXC卡拍攝時不再需要每4GB就斷一下文件記錄,可以連續拍超長時間的視頻;而對游戲玩家來說,SDXC也意味著游戲文件不需要拆分成一堆小文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順序讀寫的速度。
說完文件格式,我們再看到SDXC標記右邊的羅馬數字「II」標記。和剛剛講過的SDXC標記一樣,這也不是直接速度標記,而是SD卡數據所使用的「總線」標記:「I」和「II」分別對應UHS-I和UHS-II兩種不同總線技術,對應的理論速度上限分別為104MB/s和312MB/s。
盡管UHS總線并不是卡片的「直接速度標記」,但其仍決定了卡片讀寫速度的上限。所以對于有高像素高速連拍需求的影像用戶來說,我仍建議大家優先選購UHS-II卡片。
而在Express卡中新增的EX標記,代表卡片使用的是更快的PCIe總線。技術上,SDEX卡有使用PCIe 4.0通道的能力,但因4.0控制器成本和發熱等原因,大多數SDEX卡使用的還是PCIe 3.0×1通道。
速度標記是影像創作進化的結果
說完「文件指標」,我們再來看看卡片的速度指標。目前主流的高速卡都會把讀寫速度直接標在卡面:W、R分別對應卡片最高寫入、讀取速度。但因卡片讀寫的速度上限通常「僅供參考」,為了保證卡片讀寫速度不會成為相機文件系統的短板,大多數相機品牌都會給出更具體的速度標記要求。
過去,速度標記常用C「X」表示,共有C2、C4、C6、C8、C10五個等級,「X」代表卡片正常工作時寫入速度下限(單位為MB/s)。但隨著高像素相機時代的到來,「最低10MB/s」的速度已經沒有參考意義——專業相機隨便一張照片都能輕松突破10MB的大小,即使相機有高速機內緩存作為緩沖區,但C10依舊成了相機連拍的短板。
圖片來源:SD卡聯盟
于是行業提出了全新的速度標準U「X」,常見的有U1、U2、U3,其中「X」×10(MB/S)即為卡片的寫入速度下限,U1也等于以前的C10。也正因如此,C「X」標記也被U「X」標記實質性取代。
而在視頻時代,為了應付視頻拍攝帶來的高速順序寫入需求,SD卡聯盟提出了全新的速度標準V「X0」,常見的有V30、V60和V90。看到這里相信大家已經猜出來了——V后面的速度即卡片保證的寫入速度下限,單位為MB/s;和之前一樣,V30也可以等同于U3。
但針對SDEX卡,SD卡聯盟還提出了一個全新的速度標記體系:Class 150/300/450/600。看完剛剛講過的C10-U3-V90進化史,相信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這里Class后面的數字代表其寫入下限。
圖片來源:京東
只不過因SDEX卡在數碼行業并不常見,有NVMe Express超高速讀寫需求的用戶普遍選擇更成熟、更高速、更穩定的CFexpress Type B(CF-B)卡,這種卡片本質上就是一個小型固態硬盤,所以這套Class速度標記并未真正推廣開來。
都用TFEX卡,偏偏任天堂就用不得?
大篇幅介紹完SD卡的各項標記和標準,我們終于能聊聊為什么任天堂強制使用TFEX卡的決定會引發眾怒了。
隨著游戲體積膨脹,三大游戲主機品牌都意識到機身存儲的局限性,允許用戶自行為游戲主機擴容;但在具體的擴容策略上,三大主機廠商卻選擇了不同的路線。
索尼是三大廠商里最開放的一家:PS3、PS4、PS4 Pro均采用常見的標準SATA接口,機身也留出了方便的「檢修口」;只要滿足硬盤的最低速度要求就能正常使用。
而因為PS主機的超長生命周期,其「最低速度要求」甚至比同時期電腦常用的硬盤標準還要低:在PC玩家普遍使用M.2 PCIe 3.0硬盤時,PS4 Pro基于「空間換時間」的偽隨機讀寫設計,甚至只要求玩家使用SATA 3硬盤。
到了PS5時代,索尼放棄了偽隨機讀寫的文件設計,也對硬盤擴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此時PCIe 4.0硬盤已經非常便宜了,玩家們依舊能無壓力升級。
圖片來源:Xbox
Xbox的做法就比較有爭議了:為了保證「游戲體驗」,玩家只能用微軟與希捷合作開發的「拓展卡」拓展機身存儲。但根據拆解,這個所謂的拓展卡其實就是微軟定制的PCIe 4.0硬盤,只不過采用了定制CF Express接口封裝。
毫無疑問,這種用定制硬件收取授權費的做法引起了全體Xbox玩家的抗議,但好在定制拓展卡在散熱方面用料確實足夠,且Xbox Series X像PS5那樣允許用戶用外置USB硬盤作為「冷倉庫」(可儲存游戲,但玩的時候需轉移至機內固態中)。
再加上Xbox在本世代中幾乎沒有聲量,不喜歡微軟這一行為的玩家都去買PS5了,玩家群體對微軟的批評并未持續太久。
而任天堂在Switch 2中的做法,可以說精準踩在了用戶的「雷區」:價格上,因TFEX卡未得到廣泛推廣,售價極高;技術上、蓬勃發展的Windows掌機已經證明了2230、2242等小尺寸M.2硬盤才是更穩定的選擇。可以說在主機拓展存儲這件事上,任天堂選擇了最吃力不討好的一種策略。
拓展存儲需求強勁,但不容低配高價
既然2242硬盤才是最適合游戲主機的拓展方式,而TFEX卡在穩定性和讀寫速度方面又無法和CF-B存儲卡正面對抗,那這種「性能沒有價格高」的存儲產品,究竟打算賣給誰呢?
從產品來看,TFEX卡最大的問題倒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其尷尬的定位和虛高的價格:專業影像行業早已被CF-B和各類直插NVMe硬盤壟斷;而PS5和一系列基于X86架構的掌機也更愿意使用「行業通用」的M.2固態硬盤。
在小型化設備,比如運動相機中,高速TF仍有一定的需求。但小型化設備受功耗限制,對高速數據吞吐的需求非常有限——小雷和同事往運動相機里塞的還是V30的卡,拍4K高幀率視頻也完全足夠。
圖片來源:SD卡聯盟
換句話說,TFEX卡「高讀寫、小尺寸」這兩大特點,都無法為TFEX構成「不可替代性」;而TFEX在Switch 2上市后的火熱銷量,也證明了任天堂Switch 2「推波助瀾」的作用:
任天堂用一個「公開標準」,把用戶推向了「高價低配」的封閉生態中。
當然了,考慮到存儲行業的發展,在云存儲依靠高速5G網絡全面鋪開之前,本地拓展存儲的需求注定不會消失。隨著手機品牌在高像素賽道的持續發力,手機行業也有可能重回TF卡擴容的時代。
但在閃存芯片技術壁壘被攻破,雷克沙、長江存儲等高性能國產存儲以更低的價格進入市場的2025年,屬于高價存儲的市場已經越來越小了。
但SD卡聯盟也不是完全沒有推廣TFEX卡的可能性:在我看來,SD卡聯盟完全可以和微信搞好關系,推出專門用來存儲、轉移微信聊天記錄的產品。畢竟在Switch 2上「高速」加載游戲,遠不如讓微信收到的文件、圖片永不過期,聊天記錄可以快速轉移來的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