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氣溫逐漸回升,寶山區羅涇鎮的千畝良田迎來了重要的翻耕時節。田間地頭一片忙碌景象,翻地拖拉機來回穿梭,翻耕、碎土、平地等工序一氣呵成,拉開了今年農業生產的序幕。
在羅涇鎮花紅村的千畝糧田,4臺現代化的拖拉機正在轟鳴作業,寬大的輪胎在濕潤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轍印。隨著旋犁的翻滾,一排排翠綠的蠶豆葉混合著泥土被翻耕出來,一陣春風,清新的草香味撲鼻而來。在另一處農田里,原本觀賞性的油菜花,也被翻進了泥土中。油菜花相比蠶豆秸稈有更好的固氮能力,用作綠肥能讓土壤更好地吸收養分。
合作社工作人員沈師傅說:“這塊土地一共800畝左右,準備一個星期耕完。接下來是播種插秧,還是繼續播種寶山的“寶農34”水稻,11月份左右收割。”
據了解,羅涇鎮的千畝良田主要種植水稻,這里產出的“寶農34”大米連續多年獲評上海市金獎大米,品質優良,深受市場歡迎。為了保證水稻的產量和質量,近年來,羅涇鎮積極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此次翻耕前,田間種植的蠶豆、油菜花等被作為綠肥進行粉碎還田,這些綠肥作物能有效增加土地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減少化肥使用量,為水稻生長提供天然的優質底肥,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隨著千畝良田翻耕工作的推進,羅涇鎮的田野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一幅充滿希望的春日農耕畫卷在滬郊大地徐徐展開。
木繡球瀑布已上線~小眾機位公開,錯過等一年!
寶山交警開啟“警校聯動”,吳淞中學門前出現“新景象”
便民再升級!定制班線增開“夜歸版”,晚高峰接駁更便捷
記者:葛靜虹 孫小塵 倪晟罡
編輯:陸天宇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