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4201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130個詞條
01
前幾天,看到一個女生在網上吐槽,自己的媽媽居然問她愿不愿意和一個保安相親。
她很生氣,當時在健身房運動的她立馬給媽媽懟了回去:
“你覺得呢?真不知道你怎么好意思跟我開這個口的,你年輕的時候別人給你介紹掃大街的你愿意嗎?
還是說在你心里我就能配得上保安?你真傷我的心。”
看到女兒反應這么激烈,媽媽立馬狡辯說她還沒答應,只是和女孩說說這件事。
女兒一點也不吃這套,說媽媽沒答應只是因為她沒答應,既然媽媽能跟她開這個口,就說明在媽媽心里是認可這件事的:
“如果別人說給我介紹個乞丐,你還會問我答不答應嗎?”
媽媽依舊只說自己沒有答應,女孩毫不退讓:
“你都不答應你為什么要問我?如果我說我愿意你下一步會怎么辦?你以后也別說人家看不起你了,是你自己讓人看不起的。”
她放下狠話,告訴媽媽想要兒子就去生二胎,從今天開始就沒有她這個女兒了,她也不需要這樣的媽媽,說罷便把微信拉黑了。
隨后,她越想越生氣,介紹人是她的大姑父,她給她大姑發了微信,告訴對方以后不用給她介紹了。
大姑說她不知道這件事,女孩禮貌地讓大姑代為轉達給姑父,這件事也就這么結束了。
女孩的氣憤,不光是大姑父給自己介紹一個保安,更令她難過的是,她的媽媽居然也認可這件事。
她不理解,在媽媽眼里,她只配如此嗎?
02
曾經一個博主分享了一個高中女同學的奇葩相親經歷。
女同學的媽媽,樂于讓女兒相親。
不管是打太極拳的拳友、跳廣場舞的舞友還是合唱隊的隊友,但凡有人對她說手上有單身男青年的資源,要介紹給她女兒,她只要聽到幾個關鍵信息,就會立馬說:
“那跟我家女兒很合適。”
比如媽媽給她介紹的一個相親對象。
這個男生二話不說,直接發了一個自我介紹的個人短片。
里面的內容,完完全全契合媽媽的喜好。
他不僅是個同鄉,還是南京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這已經博了媽媽不少好感。
男生介紹自己工作主要負責對外貿易,兼對外領導安保工作;
工作環境看起來非常的高大上,還有幾張與國際友人的握手照片,再加上西裝筆挺的樣子,處處凸顯著專業人士的模樣,在媽媽的心中是個絕佳的女婿人選。
但是,女同學一看這個短片,就覺得不對勁。
果然被她發現,不論是畢業照還是坐辦公室的照片、與外國人握手的照片等等,短片里出現的所有照片,都是男生P出來的。
不僅如此,他的個人經歷也全是造假。
說是985高校畢業,其實讀的是專科;
說是在上市公司做對外貿易,其實他是一名保安……
這天與地的差別,簡直是把別人當傻子。
當女同學告訴媽媽男生騙人的時候,媽媽卻表示,這算什么欺騙:
“不就是潤色一下嗎?你的照片不也會P,兩個人還是要見一下面,看看感覺。”
“您難道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幸福嗎?”
“什么幸福?一個女孩子到30歲還沒結婚,那就是有病,病不治好怎么幸福呢?”媽媽說。
是啊,在某些媽媽的眼里,跟誰結婚不是主要的,“結婚”這件事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才不管相親對象靠不靠譜,只要對方是個人,對他們來說,就是合適的。
03
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因為自己看不上媽媽介紹的對象,媽媽就開始從身高長相工作多方面貶低,網友很難過,她問道:
“我就算再不好又怎么了,起碼我不想去禍害別人啊,我條件一般就要收嗎?”
垃圾
因為結婚這件事,許多父母與子女產生矛盾,其實歸根究底,問題的根本在于自我價值定義出了差錯。
如何定義伴侶的價值,是由我們如何定義自我價值決定的。
同理,父母如何選擇媳婦或女婿,是由他們如何定義自我價值、以及自家兒女的價值決定的。
在習慣貶低女兒的父母心目中,自家女兒外貌才華都不出眾,年齡還越來越大,價值自然沒那么高,配得上的對象也就更低配了。
甚至還會覺得,自己的女兒有個性別為男的人搭伙過日子就該心滿意足了。
他們無法看到兒女的真正價值和真實需求,再多的要求,都是矯情。
而這種仿佛有什么難言之隱,只盼著有人接盤一樣放棄標準與原則地找對象,只會越讓他人覺得“廉價”。
最終的結果是,她們得到的往往不是尊重與愛護,反而更可能是肆無忌憚地貶低與不幸福的婚姻。
歸根結底,人生的好壞最終還是你自己才能體驗得到。
結婚與否最終還是自己的事,不為結婚而結婚,做出對自己負責任的選擇。
堅信自己值得過更好的生活,堅定自己的配得感,過你值得的生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