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打響了美國高校反抗特朗普“暴政”的第一槍。
上周,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大學進行整改,包括打擊“反猶主義”和終止多元化相關的多個項目,遭到后者拒絕。
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表示,不管是什么樣的執政黨,都不能限制私立大學的授課和學術自由,這是憲法賦予高等院校的獨立性和權利。
一怒之下,特朗普政府立即凍結了給哈佛大學的22億美元撥款,以及價值6000萬美元的合同。
就連美國國土安全部也宣布取消原定提供給哈佛的270萬美元撥款,理由是哈佛大學向“反猶主義”屈服,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哈佛已經配不上作為頂尖學府的地位和聲望,自然也就沒有資格“受托管理納稅人的錢”。
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聲稱,哈佛大學的領導層太過軟弱,任由“反猶主義”在校園肆虐,陷入“極端主義”的威脅,親哈馬斯的價值觀要不得,不管是對學生還是整個美國社會,都不是一件好事。
諾姆甚至放話稱,如果哈佛大學不遵守國土安全部的要求,以后就別想招收外國留學生了。
這明顯是偷換概念,之前在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美國高校爆發的示威游行,旨在支持飽受壓迫的巴勒斯坦人民,而非哈馬斯。不止美國高校,國際社會都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殘忍行徑發出譴責,特朗普政府總不能說全世界都“反猶”吧。
哈佛大學的強硬姿態得到了美國教育界的大力支持和贊揚,畢竟,第一個站出來當出頭鳥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也站了出來,他表示,哈佛大學的態度值得學習,拒絕政府“非法而粗暴”地壓迫學術自由,確保哈佛學生能夠在一個自由平等的環境中追求知識,希望其他大學也能夠勇敢地反抗“暴政”。
正如奧巴馬所愿,已經有一些高校開始“跟隊形”,耶魯大學900名教職工聯名給校方寫信,希望后者不要向政府屈服,而是頂住壓力保護學校的言論自由。
哥倫比亞大學因為之前沒能扛得住特朗普政府的壓力,同意進行部分整改而受到批評,搞得里外不是人。現在看到同行都紛紛站出來反抗特朗普,也表現出了更強硬的姿態,表示學校不會“放棄獨立自治”。
只不過,自由的代價是殘酷的,哈佛大學的聯邦撥款被凍結之后,已經有一些研究項目被迫中止,從病毒感染到太空飛行對人體的影響,哈佛大學正在評估這些項目的重要性,以作出取舍。
哈佛醫學教授福瓊某天醒來突然發現,她正在進行的一項實驗被暫停,該項目旨在研究免疫系統如何對抗結核病。到目前為止,實驗已經進行了7年,完成了一半,現在放棄未免過于可惜。
更重要的是,這項實驗的疫苗測試是通過靈長類動物完成的,如果到今年年底還沒完成相關試驗,他們可能不得不將這些猴子安樂死,這一潛在后果讓福瓊感到良心難安。
另一項關于人體漸凍癥研究的帶頭人沃爾特也收到了郵件,要求他立即暫停手頭的項目。而在兩個多月前,沃爾特剛剛獲得了“國家技術與創新獎章”,這可是美國科技類的最高獎項。
作為全美最富有的大學,哈佛大學擁有高達數百億美元的捐贈基金,但這些資金大多是由知名校友、各界名流捐贈的,有特定用途,不能隨意挪用。所以,聯邦撥款對哈佛大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數據顯示,在上一個財年中,聯邦政府提供給哈佛大學6.86億美元的資金,在該校所有資助收入中的占比接近70%。為了應對聯邦暫停撥款帶來的缺口,哈佛大學已經發行了7.5億美元的應稅債券。
但美國政府對哈佛大學的圍追堵截仍在繼續,特朗普進一步威脅稱,要求對哈佛“加稅”,取消其享受的巨額稅收優惠。長期以來,哈佛大學一直享受聯邦政府與該校所在地馬薩諸塞州的雙重免稅待遇。
哈佛大學的科研實力和學術影響力毋庸置疑,特朗普不遺余力地打擊這樣一所頂尖高校,引發的不僅僅是美國教育界對公權力的質疑,更深層次的問題是:美國還想繼續在科研領域處于領導地位嗎?
或許在特朗普看來,這顯然沒有他的權威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