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理論考試+實操考核”雙重認證模式、舉辦實驗室安全專題培訓、組織實驗室安全應急演練活動……近年來,華北理工大學以實驗室安全嘉年華等活動為載體,實施實驗室6S精益化管理,筑牢校園實驗室安全防火墻。
華北理工大學多次召開實驗室安全工作專題會議,形成了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牽頭,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具體負責,各部門、學院協調配合的組織保障體系。該校創新建立了實驗室安全行為積分制度,將實驗室安全管理納入二級單位年度考核體系,并將安全績效與學科資源掛鉤。該校副校長孫良丹說:“實驗室安全事關師生,要積極營造深入人心的安全文化氛圍。”
前不久,在實驗室安全嘉年華活動啟動會暨實驗室安全專題培訓會上,該校邀請專家以“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實踐與探索”為題,重點解讀了實驗室安全相關理論、法律、政策文件及實驗室常見安全隱患;邀請屬地有關警務人員以“警鐘長鳴、安全相伴”為題,著重講解了易制爆危化品儲存、使用的安防要求。
“本科生側重培育基礎安全素養,研究生著重提升安全技能,面向科研人員開展專項課題風險評估與應急處置培訓。”該校針對實驗室使用人員的不同需求,設計了差異化的課程體系,構建起完善的“分層分類”安全教育體系。
該校還先后開展了實驗室安全海報設計大賽、實驗室安全應急演練等活動,先后收到學生作品160余份,千余名學生參與演練。師生們從“安全用電”“危化品防護”不同角度發揮創意,設計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參加這次活動,讓我對實驗室安全有了新的認識,我們要從點滴做起,維護實驗室安全。”獲得實驗室安全海報設計大賽一等獎的學生楚巾慧說。
“建立實驗室網格化管理機制,要發動每一位參與實驗的師生投入到安全管理中來。”獲評十佳實驗室的大學物理實驗中心負責人張占新說。在技術安全工作十佳實驗室評選活動中,該校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選出10個優秀實驗室,并組織相關負責人和教師代表觀摩十佳實驗室,推廣優秀實驗室的安全管理經驗。
同時,該校通過數字化平臺建設,實現危化品“采購—存儲—使用—處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基于大數據分析生成學科安全風險預警報告,為基礎醫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等優勢學科發展提供決策支持;按照《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規范》要求,強化實驗室安全規范管理,引進6S精益化管理,高標準打造13間樣板區,建立了“培訓—檢查—整改—再檢查”的閉環機制,實現實驗室管理標準化、實驗操作高效化。(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曹杰 崔煒)
作者:周洪松 曹杰 崔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