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兩虛是怎么煉成的?我幾十年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一點經驗:
陰陽兩虛的形成大體分三步走:
1、第一步:形成陰虛火旺體質
人體生病無外乎就是先天與后天。先天跟體質有關系,本身就是陰虛體質的,就容易出現陰虛內熱的表現。另外它跟年齡也有關系,隨著年齡增長,日益的肝腎不足,這時候也容易出現陰虛的表現。
后天無非是后天濕癢,跟飲食起居不足,不注意調養有關系。比如說情緒容易憤怒,肝郁化火,這時候容易傷到肝陰,也會引起陰虛內熱的表現。比如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燥熱的傷陰,比如說你不注意保養,晚上熬夜,也會傷及陰血。比如房事不節,不節制的意思,會傷及腎陰。
這一步的表現為:腰酸、便秘、頭發稀黃、口干等
2、第二步:形成陽虛體或上熱下寒體(陰損及陽)
上熱:因為上面動得太多。眼睛老在動,看電腦、看手機;嘴巴老在動,吃各種各樣的食品,腦子老在動,操心完國家大事又操心自個小事
下寒:是因為下半身一動不動,老坐著。上面動的太多,動太過則耗氣傷血,氣有余便是火,原本這火正常是可以引到下面,溫暖我們的手腳
坐著不動則氣血凝,氣機不通,火被阻擋了,只好反彈上去。于是出現了上熱下寒。
這一步的表現:口腔潰瘍、臉色紅、易長痘、血壓高,大便不成形、腰膝冷痛。
3、第三步:陰陽兩虛
我們知道,陰陽是互根的,陰虛陽也會慢慢地虛,中醫有句話叫「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意思是一個人陰虛久了會累及陽,陽也會虛;陽虛久了同樣會累及陰,陰也會虛,從而導致陰陽兩虛。
這是先天之本傷了,腎陽虛弱,必定會造成脾陽大衰,吃進去的食物沒辦法消化,后天之本也傷了,氣血生化無源。
所以年輕的時候不節制,到了中年就會身體很差。
這一步的表現:白發早生、身體怕冷發胖,大便完谷不化,吃什么都補不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