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金文陽 文/圖)墨香伴著葫蘆絲悠揚,舞步隨詩詞韻律翩躚。4月16日,記者走進銀川市金鳳區老年大學,傳統與現代交織的銀齡學堂正托起“精神養老”新陣地。
聲樂教室里,退休教師王阿姨正逐句打磨《我的祖國》演唱技巧;隔壁書法教室,高清攝像頭實時捕捉教師運筆軌跡,同步投射在智能黑板上;舞蹈室內,二十余位銀發學員隨著《月光下的鳳尾竹》的旋律翩然起舞。今年春季,學校新增美妝班、抖音短視頻制作、收納整理等實用課程。68歲的李叔叔在抖音課上學以致用,發布的養生視頻獲贊超5000次。
走秀班學員張麗霞曾是甲狀腺癌、腎癌雙料患者。激素治療導致體重暴增30斤,她卻倔強地穿上高跟鞋:“化療時都在看模特視頻,T臺是我的救命稻草。”從同手同腳到社區會演壓軸出場,58歲的她減重20斤,更成為病友群里的“抗癌教練”。
近年來,金鳳區創新“銀耀鳳彩”計劃,將優秀學員轉化為文化使者。退休語文教師楊爺爺帶領“詩詞輕騎兵”走進社區,用方言吟誦唐詩;廣場舞冠軍隊自編《反詐舞步》,在菜市場巡回演出。目前已培育80余名老年講師,孵化“銀發調解隊”“非遺傳承組”等20支志愿服務隊。
魯銀社區“銀齡講師團”由退休工程師、醫生等專家組成,七子連湖社區試點“老幼同堂”模式,讓祖輩帶著孫輩共上剪紙課。通過民辦公助、社會辦學等多元模式,金鳳區已建成20所“家門口老年大學”,覆蓋5000余名學員。
“老年教育不是‘養老院’,而是‘加油站’。”金鳳區委老干部服務中心主任馬列浩介紹,金鳳區將持續深化“家園共享”行動,讓銀發學堂成為思想交流、文化傳播、社會治理的融合陣地,讓晚霞在知識浸潤中綻放新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