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曲靖市第一期鄉村CEO培養項目學員互訪活動圓滿結束。來自全市各鄉鎮的首期30名鄉村CEO學員,通過5天密集的“課堂+實地教學”,圍繞農文旅融合、集體經濟創新、資源盤活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交流與實操演練。活動旨在通過經驗互鑒、導師指導與案例剖析,推動鄉村CEO學員提升經營管理能力,為曲靖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動能。
此次活動由曲靖師范學院鄉村高級職業經理人學院主辦。學員們走進曲靖市麒麟區沿江街道,參觀學習了當地研學、旅居等項目,導師們與學員就相應課題進行了分享,聆聽研學經營者的故事案例,讓學員們對研學領域由淺入深,從場景、模式到實操等環節有了全新認識。在沾益區德澤鄉熱水村,學員實地考察當地水源保護、河濱環境提升項目,并體驗“水經濟”消費場景,探尋當地如何做好“冷資源變熱經濟”的水文章。隨后,大家還通過設計露營地“非周末日”引流方案,學習當地激活閑置資源的先進經驗。
在會澤縣金鐘街道烏龍社區,學員們實地察看了當地的區位優勢,帶動農戶開發水果采摘、發展農文旅等產業項目,研討“城郊融合型社區治理”模式。在會澤縣寶云街道扯戛社區,大家參觀現代農業示范園、就業幫扶車間、記憶扯戛文化長廊等多個滬滇合作項目,探尋當地打造共享農場開發研學路徑,實地觀摩了解鄉村發展中的各類有益探索。
互訪活動中,鄉村CEO們認真學習、觀摩,分組匯報實踐成果,導師團隊逐一點評。騰訊公司為學員們開設了“農產品手機拍攝與短視頻營銷”速成課,助力鄉村產品“觸網”升級。此次活動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發展思維的革新。學員們通過實地觀摩、案例拆解與跨區域協作,逐步擺脫傳統農業思維,轉向“經營鄉村”的系統化視角,學習成果滿滿。
來自宣威市的學員孫應勐深有感觸:“過去我們只盯著土地,卻忽視了自然資源的多維價值。這次學習讓我開闊了眼界,找到了差距,更明確了方向!”他表示,通過參與為期5天的“課堂+實地教學”互訪活動,他不僅學習了農文旅融合、集體經濟運營等先進理念和模式,更在導師指導下反思如何因地制宜盤活資源,帶動村民從“土地出租”轉向“參與經營”,搞產業發展、研學經濟等。孫應勐計劃將所學應用于村莊規劃,下一步要爭取資金技術扶持,優化大棚蔬菜產業鏈,同時挖掘本地特色,探索發展新業態,讓村民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主角和受益者。
據悉,曲靖師范學院鄉村高級職業經理人學院自2023年揭牌以來,由曲靖市委、市政府與中國農業大學、騰訊公司、曲靖師范學院四方共建,致力于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鄉村職業經理人,為曲靖鄉村振興育強“領頭雁”。曲靖模式的核心在于“以人才為紐帶,鏈接政策、資本與鄉村資源”,為西部欠發達地區提供了可推廣的經驗。2024年5月,曲靖市第一期鄉村CEO培訓項目開班以來,通過理論學習、鄉村CEO沙龍、全國導師培訓、學員互訪學習等多元化模式,扎根鄉村的30名“新農人”成為鄉村CEO,經過為期一年的系統學習,即將順利結業。
曲靖師范學院鄉村高級職業經理人學院執行院長、曲靖師范學院管理學院院長龔云虹教授表示:“鄉村CEO不僅要懂政策、會經營,更要具備資源整合與創新思維,如此才能讓這些‘新農人’留得住、干得好,成為鄉村振興的永久力量。此次互訪活動通過‘沉浸式學習’,讓學員在真實場景中碰撞思路,形成可復制的鄉村振興方法論,助推曲靖鄉村CEO培養體系從理論向實操的全面深化。”
據了解,隨著首期學員所在鄉村項目的陸續落地,曲靖市計劃在2026年前培養百名鄉村CEO,覆蓋60%以上的鄉村振興重點村,利用數字化工具助力鄉村產業“彎道超車”。鄉村CEO培養項目,正成為曲靖破解鄉村振興人才瓶頸的關鍵抓手。時下,更多人帶著新理念、新技術回歸鄉土,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現代化畫卷,即將在滇東大地徐徐展開。
開屏新聞記者 蔣瓊波 攝影報道
一審 何曉宇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楊飏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