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昆明市官渡區方旺小學520名學生在晨曦中走進茶山,將勞動課堂延伸至茶園。孩子們通過采茶青、制香茗的全流程體驗,在指尖觸摸中感悟千年茶文化。
清晨的十里鋪茶山陽光輕灑,孩子們化身“小茶農”穿梭于蒼翠茶樹間,把新鮮的茶葉采集回學校制作茶葉。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方旺小學四年級學生李思瑤說:“這是我第一次體驗采茶,我采了一筐茶,待會還要去學校里制茶,這個過程雖然很累,但是我很開心。”四年級學生李柏叡感言:“我體會到茶農采茶的艱辛,每一片茶葉背后都是茶農的汗水,我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還有茶文化的歷史底蘊。”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方旺小學校長陳潔介紹:“我們每一年在清明后、谷雨前,都會組織四年級的同學,到校外的實踐基地來采摘十里香茶,十里香茶是十里鋪所特有的一種茶葉,我們這次活動將以茶為媒,把勞動課堂搬到了茶山上,讓孩子來感受采茶、制茶,整個的這樣的一個過程,讓他們覺得生活當中有勞動,勞動當中融合著生活。”
當天,校園長廊變身茶文化藝術館,處處洋溢著茶香,孩子們晾曬茶葉、炒茶、沏茶;制作茶點、奶茶、茶糕等。除了勞動實踐,該校還編纂了關于茶葉的教學書籍,把茶文化融入了課堂教學。
十里香茶,原產于官渡區金馬街道十里社區十里鋪村,在春夏秋三季皆可采茶,制成的茶葉略帶白毫,條索細嫩,湯色青綠透亮。
作者:何春好 郭武輝
畫面來源:昆明市官渡區融媒體中心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