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讀者朋友們,這兩天沒更。
也并不是沒寫,寫了的,但是感覺寫作時候的精力狀態(tài)太差,寫出來的東西沒什么活力,與其等到第二天自己再灰溜溜地刪了,干脆就沒發(fā)出來。不是愛惜羽毛,實在是覺得寫的不好。
也可能是我現(xiàn)在的胃口變高了,同樣的稿件,如果是一年前,說不定我就點擊發(fā)出了,現(xiàn)在我卻常常感到不滿意。
可能每個寫作者都會經(jīng)歷這些。廢話就不說了。
這篇的主題是張雪峰老師,關于他之前也寫過一些10W+的爆文。
我對張雪峰的看法一直沒什么變化,我始終覺得,他是一個迎合底層學歷焦慮,迎合實用主義潮流的一個成功的教育商人。
想想,身邊都是哪些人在找張雪峰給自己的孩子填報志愿呢?條件比較好的中產(chǎn)及以上的那些人,他們早就給自己的孩子鋪好路了,從小讀的就是國際學校,有家族企業(yè)給他們繼承,不需要卷學歷。
其實張雪峰自己也早已成為了“成功者”的隊列,從他給自己孩子未來的規(guī)劃就可以看出來。
當我看到張雪峰在直播中對他的粉絲們說,“講貿(mào)易戰(zhàn)跟你有毛關系”的時候,說實話,心里有點不是滋味。
很多貌似“通透”的讀者,時常跟我強調(diào),看啊,張老師說的都是接地氣的話!
是的,作為一個高考生,一個考研黨,你不需要了解整個世界的世俗化趨勢,不需要了解川普的傲慢,不需要知道烏克蘭的境遇,不需要知道川普最近說的“哈佛是一個笑話,教授仇恨和愚蠢,不應該再接受聯(lián)邦資金。”
是的,上學期間是這樣的,讀個大學,你兜里才多少錢,也就是聽聽教授們的課,嚴格意義上,你并沒有真正地介入這個社會。
但是張雪峰卻對孩子們拿到學歷之后的生活,很難給予有效的指導。
他最多只能在幫助家長謀篇布局孩子未來的時候,強調(diào),啊,這個學校所在的城市,這個專業(yè),畢業(yè)了就業(yè)還是很香的。但是之后呢?
學校教會了你知識,更干脆的說,給了你一紙學歷,但是并沒有教你認識這個社會。
如果你從事的是外貿(mào)的行業(yè),是跨境電商,那么貿(mào)易戰(zhàn)當然會對你的實際工作和生活產(chǎn)生影響,只是有些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看不到的。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你不關心政治,但是政治卻無時無刻不在關心你。
從宏大敘事的角度上,我同意張雪峰,我也不喜歡看各種下大棋的論調(diào)。但是宏大敘事卻不等于宏大眼光。
我在讀《那不勒斯四部曲》,還有其它歐洲作家的作品的時候,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畫面,一群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可能還沒畢業(yè),但是他們卻坐在一塊,比如咖啡廳,酒吧,在討論核戰(zhàn)爭,二戰(zhàn)以后的思潮和文化,環(huán)保主義這些問題。但是我們的大學生卻在討論些什么,刷自己的績點?參加了哪些社團活動?哪里的實習比較好找?或是哪里的餐館今天有折扣嗎?
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對于他所處的這個階層,嚴重缺乏認知,對于如何跨越階層,更是從未想過,他們總是在憂傷,在焦慮,盡管當下“那些憂傷的年輕人”跟許知遠寫書的時期,憂傷的東西已經(jīng)不一樣了。
世界大勢,浩浩蕩蕩。多準備幾套視野,并沒什么壞處,正如剛出入社會的你,準備個二倍鏡,八倍鏡的,總能夠讓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視野與機會是相匹配的,最可怕的是連視野都不具備的人,卻總是渴望自己會有很多機會。
總之,是這樣,關心烏克蘭、貿(mào)易戰(zhàn)這些,對于你考研,專升本,高考填報志愿,并沒有什么幫助,但能夠讓你知道,你是這個世界的一份子。在未來的某個良夜,你總會聽到,世界在溫和扣響你的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