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改革這回真是要革了美國的命,教育乃一國之本,如今特朗普政府對美國教育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傷及學術自由。
而哈佛在這場“腥風血雨”中,不卑不亢的站出來,選擇與特朗普政府硬剛,但是做一個學校,根本沒有任何手段能夠和一個國家政府抗衡,所以只能被動挨打。而在扛了特朗普三拳后,哈佛似乎將要迎來自己的大結局。
據環球網消息路透社4月16日報道,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克麗斯蒂·諾姆稱,如果哈佛大學不滿足特朗普政府的要求,提供有關所謂的部分外國學生簽證持有者“非法和暴力活動”記錄,該校將失去招收外國學生的資格。
而這意味著,哈佛這所美國著名高校將來可能無法招收境外留學生。那哈佛作為一所高校是如何被卷入甚至參與到美國這場政治風波當中去的?
實際上,這要追溯到去年以來在全美高校內爆發的“反猶太主義運動”,此事是因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加沙地區進行的慘無人道的鎮壓和侵略。
讓這些高智分子看清了以色列極端猶太主義的嘴臉,但其實要對此事追溯,就要涉及到西方傳統宗教,在這里不做過多解釋。更多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們認為“猶太復國主義”帶有侵略和違反人權的傾向。
哈佛師生在這場運動中也沒缺席,而特朗普上臺后接手前任拜登的政策,繼續對這些高校鎮壓,打擊在這些高校中流行的所謂“反猶言論”。但是相比于拜登,特朗普的政策顯得更加激進和有力。
采取經費削減和凍結,壓縮科研間接成本。破壞校園“多元化、公平與包容”的環境,干預招生和課程設置,審查師生言論和活動。除此之外,在國家層面,對教育部啟動解散程序,推動教育保守化。
其中哈佛更是在一天內收到取消270萬美元撥款、取消哈佛大學免稅資格與威脅取消哈佛對境外招生資格三重威脅。
但是哈佛大學一名發言人回應稱,校方已知悉諾姆關于取消撥款及審查外國學生簽證的來信。發言人還表示,校方堅持其本周早些時候發表的聲明,即“不會放棄獨立性或其憲法權利”,同時表示將遵守法律。
看來,哈佛面對如此威脅還是選擇了與特朗普政府硬剛。其實哈佛之所這么做是為了捍衛校園自治和學術自由。
其實從長遠來看,特朗普此舉對美國未來的影響深遠,政府干預高校課程設置和研究方向,這將使高校害怕被削減資金,而放棄研究某些敏感議題,導致學術創新受限。
而限制師生言論自由,將會導致學校師生不敢自由表達觀點,影響國際學術界交流,從而令國際教育界對美國教育感到失望。
并且可能會導致美國教育公平失衡,聯邦教育部管理的低收入家庭資助項目可能因部門裁撤而失去統一監管,導致資源分配不均,加劇美國社會的教育鴻溝。
而這些還只是特朗普此次政令給美國未來發展帶來的開胃菜,眾所周知,教育關乎一個國家的興衰,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直接影響社會的發展進程。特朗普對教育部門的削減,勢必會引起美國人才的流失,影響美國未來人才的培養。
而這一切都將會給美國未來的發展埋下禍根。在未來,美國可能會失去高等教育的全球競爭力,從而加劇美國社會分裂,損害創新與公平的基礎,美國將會回到由一群海盜和野蠻人自娛自樂的社會,最終在中美競爭中徹底出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