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紡織大亨縱身躍下28層高樓,我們是否在用成王敗寇的標尺丈量生命的價值?
2025年4月17日清晨6時07分,紹興某高檔小區保潔員張阿姨聽見重物墜地的悶響,她絕不會想到,這個砸碎三層雨棚的男人,竟是曾推動柯橋輕紡城升級的行業教父畢光鈞。
監控顯示,56歲的畢光鈞在墜樓前獨自在頂樓露臺徘徊127分鐘,腳下散落著23個煙蒂。
這個出身紹興農家的紡織巨子,早年蹬著三輪車在柯橋夜市倒賣碎布頭,1998年首創數碼印花技術,讓每米布料利潤暴漲20倍。
知情人士透露,他生前最后通電話打給財務總監:"把昌煜畫室下季度預算再核減30%。"網友"商海浮沉"在抖音爆料:畢光鈞三年前將半數身家押注新能源,遭遇跨國詐騙致資金鏈斷裂。
在墜落地點的銀杏樹下,警方發現畢光鈞貼身收藏的泛黃照片——26歲的自閉癥兒子畢昌煜9歲時創作的《星空下的紡織機》。
這位被譽為"中國畢加索"的特殊藝術家,其畫作曾讓母親趙梅將普通布料賣出每米888元的天價。諷刺的是,就在悲劇發生前三天,畢昌煜剛完成與故宮文創的聯名設計。
微博話題#天才需不需要父親#下,既有"企業家抗壓能力差"的指責,也有"他撐到兒子成名才敢離開"的悲憫解讀。
畢光鈞身后留下37億債務糾紛,其創辦的金點子紡織科技股票開盤即跌停。在堆滿樣布的董事長辦公室,調查人員發現2024年度總結報告上的血紅批注:"轉型失敗,無顏見江東父老。"
這種末路英雄的悲情,與2021年溫州鞋王鄭某跳江事件形成鏡像——兩位傳統制造業巨頭都在跨界轉型中折戟,都選擇在行業展會前夕結束生命。
更令人唏噓的是,為自閉癥兒童設立的"昌煜藝術基金",因主要出資人離世面臨停擺危機。
在畢光鈞老家祠堂,族老指著梁柱上"布行天下"的鎏金牌匾老淚縱橫。這個曾把柯橋面料送進米蘭時裝周的企業家,微信最后條動態停留在凌晨3點:"昌煜新畫取名《重生》,可我的紡織機再也織不出春天。"
心理咨詢師李敏指出:"當‘東山再起’成為社會信仰,‘認輸’就變成不可饒恕的罪行。"畢昌煜工作室監控拍下揪心畫面——得知父親死訊后,這個從不與人對視的自閉青年,突然將整盒顏料潑向鏡中自己的倒影。
我們哀嘆商業巨擘的隕落,但更該追問:當成功學雞湯澆灌出遍地狼性文化,誰給失敗者留下了體面退場的臺階?
畢光鈞辦公室的鎮紙鐫刻著"能屈能伸",可當時代巨輪碾過傳統制造業,這位彎得下腰的紡織大王,終究沒能挺過命運最狠的折腰時刻。
他的天貓旗艦店首頁仍在循環播放企業宣傳片,那句"用布料編織幸福人生"的廣告語,此刻聽來恰似對功利社會最尖銳的詰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