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周邊國家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利益相融,命運與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東南亞青年選擇求學中國。他們在這里學習生活,見證中國各領域的發展變化,搭建起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溝通的友誼橋梁??偱_環球資訊廣播記者近日采訪了正在中國天津大學留學的多位東南亞青年,
來自越南的留學生阮胡玄珍目前就讀于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專業是"中文+跨境電商"。
阮胡玄珍:現在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得特別好。近幾年,中國的貨物,尤其是化妝品和護膚品在我們越南售賣,尤其通過購物平臺的直播來銷售。我們之前雖然會買到中國的化妝品,但是價格選擇和渠道沒有那么多。我感覺中國的跨境電商也帶動了越南跨境電商的發展。
阮胡玄珍說,有很多中國公司在越南從事商貿活動,兩國人文交流也在增多,越中兩國民眾對彼此間的文化越來越感興趣。
阮胡玄珍:有越來越多中國人對越南感興趣;也有很多越南人更加關注中國,對來華留學或同中國做生意感興趣。我希望越南和中國未來的關系更進一步,雙方有更多的合作,老百姓也更加了解對方的文化。
陳力弘來自馬來西亞,目前是天津大學"中文+跨境電商"專業本科二年級留學生。
陳力弘:來到中國以后,我的出行方式被改變了。我在這里學會了騎自行車,之前在馬來西亞是不騎自行車的,現在我加入了一個自行車社團,也培養了一個愛好。學校每到暑期就會有一些項目實踐,比如我上一次參與"尋脈問津"活動,針對天津這個城市來考察、收集資料,整理成一份報告,讓我印象深刻。
陳力弘:中國和馬來西亞有很多合作項目,像我們的城市建設、高鐵等一些公共交通都是與中國合作建設的。很多中國公司到馬來西亞開設東南亞的總部或分部,在馬來西亞做投資和建設。我們希望中馬民眾能夠繼續多多溝通,多多交流,關系越來越好。
王淑心來自柬埔寨,在天津大學學習建筑專業。去年她和同學一起參加福建省美麗鄉村設計創意大賽暨晉江市2024年全國大學生鄉村設計競賽,獲得了第二名。
王淑心:我們在晉江的一個鄉村做了規劃設計和改造。我挺喜歡中國的傳統建筑,很多樣,比較講究。中國的建筑比較注重人和自然的關系。比如北京四合院蘊含的文化歷史。我的研究方向是工業改造,就是對之前的老舊工業進行改造。我上個月去了江西的景德鎮,那的建筑很好。
王淑心說,在柬埔寨有很多中國企業,有的做項目投資,有的搞工程建設,還有的幫扶當地農業發展。中國企業的到來不僅造福了當地民生,還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王淑心:我們兩國是好朋友,兩國之間有共建"一帶一路"項目的合作。在柬埔寨,孔子學院為柬埔寨學生提供了學習中國、感受中國文化的機會,比如我們會一起過春節。我們很多柬埔寨人喜歡中國文化,好多學生都特別想來這邊學習,搭建文化交流的橋梁。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采編丨孫伶俐
主持丨葛鵬
制作丨楊曉蕾
簽審丨安然
監制丨劉軼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