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興縣稔村鎮興育學校校長熊燦:三十載村校時光續新篇
南方日報記者 方鎮彬 通訊員 新宣
從初來乍到面臨語言不通、飲食差異等諸多挑戰,到積極融入當地生活,不到一年時間便能操著一口流利的本地話與學生家長暢聊,新興縣稔村鎮興育學校(原興育中學)校長熊燦以非凡的熱情和無私的奉獻,一直堅守在這所農村學校。
三十年如一日,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一校之長,熊燦在平凡的崗位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篇章,見證著這所往昔條件落后的邊遠鄉村學校華麗轉身,并將繼續帶領同仁砥礪前行,迎接百年校慶光榮時刻。
扎根基層:異鄉客變學校領路人
1994年8月,剛從大學畢業的熊燦,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忱,毅然從湖南汨羅奔赴新興縣稔村鎮的興育中學(九年一貫制)任教,從此開啟了他山區教師的征程。
由于教師資源緊缺,熊燦先后承擔了初中英語、語文、政治、生物、數學等多門學科的教學任務,堪稱全能型教師。學校師資力量充實后,熊燦繼續擔任英語學科的主教老師。在他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從初中開始就對英語產生了濃厚興趣。畢業后,部分學生走上了和英語有關的工作崗位,有翻譯、英語教師、外資企業高管、外貿公司骨干等。
2012年8月,原興育中學撤并入稔村中學,而熊燦選擇留在更名為興育學校的小學任教英語。此后,他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敬業精神,先后擔任教導處副主任、教導處主任,為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有序開展貢獻力量。
2012年以來,各級領導和當地眾多賢達紛紛伸出援手,為學校發展添磚加瓦。興育學校校友崔健平及其旗下的翔順控股集團,累計向興育學校捐資超2500萬元。這些善款用于擴建食堂,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午餐服務,同時改善教職工宿舍條件。
2017年9月,熊燦任興育學校校長。在他的帶領下,學校發展蒸蒸日上。2023年,學校成功舉辦建校95周年校慶,歷屆校友歡聚一堂,共商學校發展大計,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
學校所處的稔村鎮壩塘村常住人口近4000人,90%以上都姓崔,很多當地的老人甚至認為熊燦就是壩塘人,有些人還戲謔地稱他為“崔熊燦校長”。熊燦感慨地說:“作為一名外來教師,我無比感恩興育學校給予我的機會與平臺,讓我能夠盡情施展自己的教育理念。”熊燦來自洞庭之濱,卻在壩塘村這片福地工作、生活了整整30年。這里早已成為他的第二故鄉,興育學校也成為了他的第二個家。
崇德尚學:“興賢”“育才”承舊志
興育學校創辦于1928年,原是一所村辦的私立小學,1942年夏創辦初中,具有光榮的歷史。在革命戰爭年代,學校秘密掩護中共黨員開展地下活動,并為革命工作輸送了100多位優秀人才,因而被譽為革命老區學校、新興的“革命搖籃”。
“興育”這個校名從何而來?熊燦介紹,壩塘崔氏建村,有兩個歷史最為悠久的里,一稱興賢里,一稱育才里,表達了先祖對子孫賢能兼備、人才輩出的期望。在創辦一所新學校時,村中父老紳士遵循祖愿,定校名為“興育”。
熊燦接任校長后,積極投身于挖掘學校歷史的工作中。他四處拜訪老同志、老校友,廣泛收集整理學校的革命歷史資料,并精心籌建了一間學校紅色歷史展館。每年新生入學、新教師入職、新隊員入隊,都會前往展館學習,每學期各班也會定期開展重溫校史的教育課程。基于此,學校提出了“感恩教育,塑造精彩人生”的辦學理念。
在教育硬件設施方面,學校圖書室藏書頗為豐富,現有16965冊,生均32.5本。圖書室每日定時開放,并培養了一批小圖書管理員,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學會自主管理圖書。不僅如此,各班還設立了圖書角,除學校購置的圖書外,學生還踴躍從家中帶來書籍與同學分享交流,每個圖書角也都配備了專屬管理員。
作為學校第一責任人,熊燦始終秉持“接地氣”的管理理念。他說道:“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家長將孩子送來學校,都懷揣著美好憧憬,希望孩子變得更加優秀。所以,我們不僅要抓好學科教學,更要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教育提升:師資建設夯基土
教師,無疑是一所學校最為核心且珍貴的資源。
興育學校現有專任教師31人,其中黨員4人,教師平均年齡34歲,洋溢著青春活力。近5年,6名應屆畢業生的調入,為學校注入了新鮮血液。
年輕教師工作熱情高漲,對新事物、新理念接受迅速,在學生中人氣頗高。而老教師也毫不遜色,皆是教學一線的中流砥柱。結合雙方的優勢,學校精心實施“青藍工程”,促成老教師與年輕教師師徒結對。據統計,截至2025年,在興育學校工作后考上公務員等崗位的有13人,興育學校也被這些老師譽為自己人生旅途上的“黃埔軍校”。
興育學校積極拓展發展路徑,與縣內的翔順實驗學校,以及佛山市順德區陳村鎮中心小學、容桂振華小學達成結對合作,常態化互派教師交流學習。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們汲取到先進的教學與管理經驗,拓寬了教學視野,為自身教學能力提升筑牢根基,在專業成長之路上大步邁進,收獲滿滿成就感。
近年來,學校更是將關愛教師落到實處,持續推進鄉村教師待遇落實工作,大力建設鄉村學校教師宿舍、標準食堂等生活配套設施。隨著生活與工作條件顯著改善,教師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與日俱增,工作起來愈發安心、舒心,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新程揚帆:百年校史砥礪行
時光三十載,熊燦的成長軌跡與興育學校風雨歷程緊密交織。
如今的興育學校,校園風貌煥然一新,環境愈發優美,硬件設施顯著提升,校園里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氛圍,吸引著周邊村鎮眾多學子慕名而來。2025年,學校共設有15個教學班,其中小學有13個教學班,附屬幼兒園有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總數達557人。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熊燦始終堅守初心,在辦好特色教育、扎實落實“雙減”政策的同時,緊抓教學質量這一核心。為充分調動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學校與翔順控股集團攜手訂立了獎教獎學章程,將獎勵與教學質量直接掛鉤,每年學校都會舉行一場隆重盛大的頒獎典禮。
在辦學特色方面,興育學校秉持文化育人理念,多管齊下,成效顯著。書法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師生們在各級各類書法競賽中屢獲佳績,累計獲獎達150多人次;口琴社團作為廣東福彩鄉村援建的特色項目,在“首屆廣東省青少年美育成果展示”活動中驚艷亮相,贏得廣泛好評,同時學校升旗儀式都有口琴演奏國歌項目,將愛國主義教育和美育進行融合。此外,興育學校也是云浮市首批曲棍球重點發展學校之一,中國女子曲棍球隊前隊長、連續多次帶隊參加奧運會的崔秋霞便出自該校。
2017年以來,興育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成果豐碩,成功培養出3名市、縣名教師,2名名班主任。學校也憑借出色的辦學成績,連續多年被評為縣教書育人先進集體、師德政德建設先進單位。
如今,熊燦正帶領著興育學校的全體師生,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砥礪前行。他們立下了建校100周年時建成省內具有高知名度、大影響力鄉村名校的宏偉志愿,并朝著這個目標全力以赴、奮勇拼搏。
來源:南方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