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我不需要馬斯克做任何事,只是碰巧喜歡他而已!”
在4月10日白宮召開的內閣會議上,特朗普公然當著眾多美國議員的面對馬斯克放話,曾經競選中最大的金主與功臣,如今卻成為了內閣會議上“不該存在的人”。
不僅僅是特朗普,白宮很多官員都想把馬斯克排擠在外,當馬斯克遞交在美國和歐盟之間推行“0關稅”的提議時,制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就指責特斯拉不是“汽車制造商”,而是“汽車組裝商”,暗指馬斯克想利用職務之便為公司獲利,氣的馬斯克直接爆粗口。
美國總統貿易和制造業高級顧問彼得·納瓦羅
頻頻在白宮遇冷后,馬斯克竟然話題一轉,對特朗普送上一句對華“忠告”,他到底說了什么呢?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又會如何轉變?
清官難當
2025年4月10日,白宮內閣會議室的氣氛壓抑沉悶,每個人都感到很不自在,會議的核心問題并非國家領導人的政治斗爭,而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科技大亨馬斯克之間爆發的公開矛盾。
特朗普在所有參會人員面前,用一種居高臨下的語氣明確表示,他并不在意馬斯克這個人,漫不經心的說到:
“瞧,他就坐在這兒,我不在乎。我不需要埃隆做任何事,只是碰巧喜歡他而已。
- 光明網2025.04.11《特朗普當眾發言:我不需要馬斯克做任何事,只是碰巧喜歡他而已》
這番話語顯示出兩人關系已經破裂,特朗普對馬斯克的態度發生了根本轉變,馬斯克也因為任職“政府效率部”領導,動了很多美國官員的蛋糕,成為了很多人的“眼中釘”。
就在3月,全美多輛特斯拉汽車遭縱火射擊,在德國的工廠也被極端人士破壞供電設施,因股價下滑,三個月馬斯克的個人財富就縮水了1000多億美元,他面對媒體直言:
“有人希望我死!”
特斯拉遭縱火畫面
想當年總統大選,馬斯克作為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斥資上億美元,特朗普勝出時,馬斯克好一個“春風得意”,不僅頭戴印有支持口號的帽子參加內閣會議,還成為了“政府效率部”的領導,對聯邦政府的機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上任短短三個月,馬斯克就裁減了7.5萬名政府工作人員,甚至大幅削減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預算。
他運用硅谷追求效率的理念,將政府部門的咖啡機全部更換為印有柴犬標志的款式,還跑到國會山公開表示:
“政府信用卡消費已經清零!國務院的車隊全部更換成了特斯拉Model3!”
這些大刀闊斧的改革舉措讓特朗普的支持率大幅上升,卻也讓他引火燒身。
和特朗普的分裂
好日子沒過多久,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這讓馬斯克的公司遭受重創,光是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就承擔著全球40%的產量。
由于關稅政策,上海工廠的零部件進不來,柏林工廠也因此停產,特斯拉的股票當天就應聲下跌18%,短短十天馬斯克的個人財產大幅縮水,損失金額高達2980億美元,這個數字遠超冰島一年的經濟總量。
特斯拉工廠
為了挽回損失,他希望特朗普取消關稅政策,但得到的卻是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的輕蔑評價:“他只是個造車的!”
馬斯克對此無法接受,立即在社交平臺X上公開反擊:“納瓦羅真是個白癡,比一袋磚頭還蠢!”
與此同時,馬斯克推動的“政府效率部”改革遭遇阻力,進展并不順利。
馬斯克裁減了大量公務員,但其中并非都是冗員,也包括一些來自鐵銹帶的選民,這導致特朗普的支持率受到影響,此外聯邦法院判決馬斯克必須讓被裁掉的試用期員工全部復職,并賠償他們三個月的工資。
- 新華社2025.03.14《美兩名聯邦法官要求政府重雇被裁試用期員工》
然而馬斯克也不甘示弱,直接揭露國防部花高價購買馬桶圈,曝光教育部用公款買游戲皮膚,這些舉動雖然揭露了政府的腐敗問題,但也得罪了華盛頓的各方勢力,給自己惹來了麻煩。
更糟糕的是,特朗普公布了巨額AI計劃,卻沒有邀請馬斯克參與,這讓馬斯克當時在辦公室發推文,不斷展示自家AI模型的性能,表達不滿和抗議。
一來二去下,特朗普和馬斯克徹底走上決裂,而此時心灰意冷的馬斯克,也對特朗普送上了一句關于我國的“忠告”。
馬斯克的“忠告”
在特朗普的持續施壓下,馬斯克話鋒一轉,將矛頭指向中國,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評論,內容大意是:
大家都覺得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但其實很多國家都有這種礦產,真正的問題在于,稀土的提煉技術掌握在中國手中,其他國家沒有掌握這種技術。
- 鳳凰張霆鋒2025.04.15《終究形同陌路?被特朗普當面說不需要后,馬斯克送上對華“忠告”》
這意味著,雖然資源廣泛存在,但關鍵技術是中國獨有的優勢,雖然這段評論看似在討論稀土,實則暗示特朗普和中國對抗難有好結果,關鍵技術受制于人,很難取勝。
他明白一個封閉的美國無法在科技競爭中勝出,唯有開放合作,才能在科技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從而實現真正的國家利益。
不過特朗普沒聽馬斯克的建議,他不但沒反省自己跟中國打交道的方式,反而更加強硬,下了行政命令,要美國趕緊多儲備海底金屬。
不難看出特朗普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擺脫對中國的稀土依賴,但其實是白費工夫,開采海底金屬要花很多錢,技術也特別難,短期內根本做不到大規模開采。
- 環球時報2025.04.14《應對中國稀土供應鏈主導地位,美國向深海要金屬》
而和特朗普政府的死板不一樣,英國選擇了更實際的做法,考慮怎么做最劃算。
2025年初,英國軍方高層拉達金和貿易大臣亞歷山大悄悄訪問中國,事先并未公開,顯得非常謹慎,但到了四月份,英國外交大臣和財政大臣接連訪華,甚至最高軍事首長也和我國展開交流,為十年來首次。
英國的這些行動,可以看作是對美國“美國優先”政策的委婉反對,同時也表明英國正在適應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美真的國需要停下來,好好思考下一步怎么走,因為只有選對發展道路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領先,過去的經驗表明,開放合作才能促進創新和進步,孤立主義最終只會損害自身利益。
馬斯克提出的關于技術的建議,是否能讓特朗普重新清醒?目前還未成定數,但中國不會在這場貿易戰中屈服,也不會淪落到無牌可打的地步,如果繼續執迷不悟,我國只有四個字回應:
奉陪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