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豐臺區南四環的新發地市場,被譽為北京市民“菜籃子”“果盤子”,承擔著全市70%的農產品供應任務,如今新發地市場正通過開設常態化市集,融入豐臺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4月17日,記者從“豐臺區營造良好消費營商環境成果創新發布”活動上獲悉,豐臺區多措并舉推動消費營商環境改革舉措持續落地,擦亮“豐宜服務”品牌。豐臺區商務局的牽頭下,新發地市場成立新發地集采集配聯盟,就是為百姓提供高質量服務的舉措之一。
“近幾年,在豐臺區委、區政府的引領下,我們加速線上線下融合,積極推動農產品交易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新發地農博公司總經理賈曉鵬向北青報記者介紹,在豐臺區商務局的牽頭下,新發地將成立新發地集采集配聯盟,聯盟將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推動統一標準、統一配送、統一服務,實現規模效應,進一步降本增效。通過引入智能配送系統優化路線規劃大幅縮短配送時間,采取集中采購和價格磋商機制有效降低中間環節成本,讓市民享受到優惠和便利。
“生活服務業是提升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最直接的服務行業。豐臺區持續加強服務供給能力建設,提升轄區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滿足感。”豐臺區商務局副局長張會利在現場介紹,近年來,豐臺區已累計完成63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為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提質,豐臺區為百姓繪制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網點地圖,實現了一鍵式搜索、聯系、導航等功能。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近期,豐臺區還全力推進“國際美食之都”建設。近幾年,豐臺餐飲行業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新服務、新業態等相繼涌現。西雅俄式餐廳等44家餐飲首店品牌落地,提升餐飲國際化水平;福建菜館成為全區首家米其林指南入選餐廳;第一批34家“豐臺老店”集中亮相。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知依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楊益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