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商務新聞網報道,自錢凱港開港以來,從秘魯的藍莓、牛油果等優質農產品到中國制造的家電、汽車,越來越多商品通過這一重要樞紐往來于亞洲與拉美地區之間;中企投資建設的巴西瑪瑞蒂光伏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中國企業承建的尼加拉瓜埃爾哈托光伏電站項目舉行開工儀式;中國與薩爾瓦多、洪都拉斯等國加速推進自貿協定談判……中國與拉美多國經貿合作正不斷取得新進展。“合作共贏”是中拉關系的關鍵詞。近年來,中拉經貿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錢凱港(資料圖)
巴拿馬運河港口的事還沒理清楚,秘魯又拿港口刁難中國,究竟發生了什么?為何有人懷疑背后有美國的影子。據多家權威媒體報道,秘魯國家保護競爭和知識產權協會(INDECOPI)近日突發公布了一則關于錢凱港的公告,以中國企業運營錢凱港缺乏“缺乏足夠競爭力”為由,裁定秘魯政府有權管控錢凱港的使用費。該消息傳到中國后迅速引起熱議,要知道錢凱港2024年11月開始運營,截止目前僅僅才過去5個月,很多人懷疑秘魯故意刁難中國企業,背后另有隱情。
秘魯運輸部和中國企業此刻正上演現實版"羅生門"。政府官員堅稱錢凱港收費體系需要監管,理由是"保護市場公平";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的律師團隊則甩出兩份重磅文件——2023年秘魯港務局出具的競爭力評估報告,以及白紙黑字的特許經營協議。更戲劇性的是,這個被質疑"缺乏競爭力"的港口,開港首月就處理了15萬噸亞洲貨物,碼頭起重機現在還在吊裝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
錢凱港(資料圖)
無獨有偶,就在錢凱港事件發生的同一周,澳大利亞宣布計劃收回中國嵐橋集團租賃的達爾文港使用權。嵐橋集團自2015年起租賃達爾文港99年,并投入巨資對其進行現代化改造。但澳大利亞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單方面決定終止租賃協議。這兩個事件背后,都隱藏著復雜的國際政治因素。作為美國的鐵桿盟友,澳大利亞在五眼聯盟和奧庫斯聯盟框架下,長期追隨美國的戰略部署。而秘魯作為南美洲的重要國家,其戰略地位同樣受到美國的關注。
這一波明顯是接踵而至的,并且全都絕非偶然。美國勢力的介入或許就是那個必然,不管是相關國家是自愿還是被脅迫,毫無疑問,它們這次選擇站在了美國那一邊。而這,或許就是美國計劃侵吞中國外海資產的預演,以及測試咱們的反應程度和反制措施。咱們在各國擁有龐大的海外資產,而它們或許同時也在觀察咱們的后續反應。如果它們發現之前的國家對咱們巧取豪奪并沒什么代價的話,其余國家便會覺得“自己也可以這樣”,這種現象便恐將難以遏止。
秘魯這種做法屬于典型的過河拆橋,吃完飯罵廚子。錢凱港建設初期,秘魯負責招商的部門和領導到處拉投資,求合作,卻無一家國際大型公司愿意與之接觸。即便是有投資意向,也向秘魯政府提出各種苛刻要求。多重因素考慮下。2019年中遠海運花了2.25億美元從秘魯火山礦業集團手里買下錢凱港口公司60%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之后又陸續追加投資,前前后后投了13億美元進去。要知道,秘魯政府在這個項目里基本就是"空手套白狼",主要靠土地和資源入股,真金白銀都是中企出的。
錢凱港(資料圖)
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在世界各地投資增多,眾多中企在異國他鄉建立起了龐大商業版圖。但當今世界處于百年大變局中,國際局勢和各國之間關系更是風云變幻。尤其是在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美國仍然可以依靠其在世界各地的軍事基地和自身影響力對一眾小國形成干涉,他們往往迫于強大的的威懾便配合美國的戰略。甚至還有一些國家趁此機會主動以犧牲中國的利益為代價對美國投懷送抱,換取更多自身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