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敢私斬毛文龍,是因為毛文龍率兵至登州鬧餉,讓朝廷有了殺他之念。而毛文龍鬧餉的主因,是朝廷停發了東江鎮的糧餉。因此不少人反推是袁崇煥故意而為,以激怒毛文龍進而獲取殺他的借口,這是不是事實呢?
(崇禎二年四月初六具奏)據此,自去年十月到今,七月無糧矣。草根樹皮,遍山淘盡,如知我饑,乘機相犯 ……
《東江塘報節抄》
根據毛文龍的奏報,東江鎮是從崇禎元年十月開始被停餉,而袁崇煥是在崇禎元年八月出鎮遼東。時間上袁崇煥似乎有機會下手,但是此時袁督師還無權管轄東江鎮錢糧,這是登萊巡撫孫國楨的職責。
昨催登萊海防道臣(王廷試)錢糧,隨執手書云:今歲錢糧,部與布政司俱不肯發,要將往年多領者扣算。然臣以十余萬之乘,而受四十萬之餉,無衣無食,吁告九重,今反以二萬八千為額,復將上年領過錢糧,扣作今年糧餉 ……
《為三軍命若懸絲疏》
崇禎二年閏四月毛文龍辯解鬧餉(第一次)原因時,矛頭對向的也是戶部和登萊撫院,“部與布政司”。也正是這次鬧餉后,袁崇煥趁著孫國楨被革職,奏請撤銷了登萊巡撫一職,才算是有了直接管轄東江鎮之權。
那么朝廷和登萊為何要停東江糧餉呢?這就得從東江核兵說起了。
根據戶部尚書畢自嚴《度支奏議》里的記錄,天啟七年朝廷派發給東江的糧餉為“銀米俱30余萬”,剔除“漂沒”東江實領“銀33萬兩、糧20萬石”。
崇禎登基開始清洗閹黨后,不少言官彈劾毛文龍“冒餉”。本就不信任毛文龍的崇禎,遂命兵部重議東江移鎮一事、戶部勘合東江兵額,并傳旨毛文龍需受登萊巡撫(孫國楨)節制。
注:由于毛文龍身處敵后,加上閹黨照撫,東江鎮成了一個特殊的軍鎮,不受任何地方撫院直接管轄(毛也不同意派遣文官)。加上毛文龍私自貿易、強占朝鮮土地屯田,這就讓很多朝廷官員視東江為“半個”割據藩鎮。
崇禎元年四月,戶部郎中黃中色至皮島核兵,上報朝廷東江冊錄兵員62000余人,實際在冊36000余。這個結果毛文龍不滿意,崇禎也不滿意。七月又令登州海防道王廷試上島勘合,王廷試奏報裁去老弱病殘東江兵員為28000,崇禎遂命登萊巡撫以此兵額派發糧餉。
而袁崇煥是在崇禎元年四月受命起復,七月才抵達京師,十四日平臺召對后崇禎才正式授命他督師遼東。所以東江核兵之事,袁崇煥即便是想摻和也插不上話。
這里說點題外話,朝廷有沒有冤枉毛文龍?
首先,吃空餉是明軍的“傳統”,大家的區別只是多少的問題,尤其是各部明軍主力開始家丁化后(不吃空餉拿什么養家丁)。其次,毛文龍自己也變相承認了此事。
黃中色勘合后,毛文龍辯解稱黃只核點了皮島,周邊島嶼還駐有大量軍隊,“各島兵丁精壯者合計實有十五萬”,此時毛總兵把“精壯者”也算為正式的兵了。王廷試二次勘核不但確認了黃中色的數據,還提出應當剔除充數的老弱病殘。
毛文龍的辯解,沒有否認存在老弱病殘,而是說老弱病殘也得給糧餉吃飯,“經汰去者,未必盡老弱也,即老弱者,皆不費衣食之土偶乎”。所以這是個救濟問題還是冒餉問題,大家就各抒己見吧。
為向朝廷、山東撫院表達不滿,崇禎元年八月,毛文龍以出海尋敵被大風吹到山東為由,率兵至登州夏家瞳上岸,并砸山東總兵楊國棟家的功德碑以泄憤。朝廷和崇禎當然不愿意忍氣吞聲了,遂決定給東江鎮來招狠的。
核兵后明廷給東江定的糧餉為,“每兵一月議銀七錢、米一斛(值銀六錢)”。這樣東江鎮每年的糧餉為,銀23.52萬兩、米16.8萬石。重定總額還不夠,明廷要求毛文龍把天啟七年和崇禎元年“冒領”的錢糧吐出來。
朝廷的方法是從崇禎二年應發糧餉里扣,也就是毛文龍說的“要將往年多領者扣算”。
東省之8萬8千舊歲業已多運過7萬7千6百49石,抵作二年額數,今歲止運米1萬3千51石便可結局。
《度支奏議·題覆東江改運道設餉司疏》
崇禎二年東江應領米16.8萬石,首先扣除崇禎元年登萊加派的7.7649萬石,然后再減去天啟七年多領的7.73萬石。所以崇禎二年,朝廷實發給東江鎮的米餉為1.3051萬石。從毛文龍的回奏中也能看出,扣減糧餉是崇禎的旨令。
奉圣旨:海外額兵給餉,頗屬救弊良法,俟道臣王廷試回日覆奏行。登郡不許加派遼餉,遺累小民。如違,巡按御史及科道官不時糾參重治。毛文龍虛縻歲餉,報國安在?著回將話來,該部知道,欽此。臣聞命自矢,措躬無地,謹將歷年收放糧餉數目,逐年逐項。
《東江塘報節抄》崇禎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具奏
至此“東江停餉事件”就很清晰了,跟袁崇煥沒關系。是朝廷和崇禎要求重新核算東江鎮的兵額和兵餉,在核減東江鎮錢糧的同時,要求東江鎮返還兩年的“冒餉”。除此之外,并不是傳說中的一兩也不發(沒扣銀餉),也不是再也不發。
但是明廷魯莽的做法,造成東江鎮在崇禎二年嚴重缺糧。再加上為應朝廷嚴查東江走私的命令,袁崇煥要求前往東江的船只,先停靠覺華接受檢查,也讓東江鎮的貿易收入大減。度支困難的毛文龍,遂再次率兵至登州鬧餉。
一個外鎮邊疆的武將,屢次不服朝廷旨令并示以兵威,還強圈藩屬國土地屯田。本就不信任他的崇禎會怎么看毛文龍,心里給毛文龍判死刑是可想而知的事情。袁崇煥作為一個宦海浮沉的老手,又豈會看不出來?
臣固不敢過為裁減,以掣督師應援之肘,亦不敢不為裁減,以示朝廷樽節之意。每兵一月議銀七錢米一斛值銀六錢本折共一兩三錢,較之關門(關寧軍)雖若不足,例之各邊似為有余。歲該銀23萬5千2百兩,米16萬8千石。較督師原議量減銀23萬5千2百兩。
《度支奏議·覆登撫督師臺省覆定東江餉額數疏》
最后再說一下袁崇煥在“東江停餉事件”中的作為,他其實是主張給東江鎮加餉的。在得知朝廷給東江鎮重定糧餉后,袁以督師之名提請給東江鎮發雙倍銀餉。
為了實現自己的平遼大計,袁一直想收編東江鎮的戰兵。因為相對于在遼西重新招募新兵,這么做既省錢(不用出安家費,關寧軍的糧餉也比東江高),也省時間。剛擺平寧遠兵變鬧餉一事的袁崇煥,深知錢糧在籠絡、穩定一支明軍時的強大作用。
只是朝廷不同意,毛文龍也不愿意歸于袁崇煥帳下。之后袁崇煥通過取消登萊巡撫一職,獲取東江鎮的直接管轄權后他還是施行了這一招。
雙島斬殺毛文龍后,東江鎮官兵之所以沒有發難為毛文龍報仇。除了袁崇煥表示不波及他人之外,他還拿出真金白銀給東江官兵發雙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