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我叫何以諾,今年17歲,曾經我也擁有一個無比幸福的家。我媽漂亮溫柔,我爸體貼顧家,每天放學回家都能聞到廚房飄來的飯菜香。
我媽總愛扎著馬尾辮,系著碎花圍裙在廚房忙活,回頭沖我笑的樣子我這輩子都忘不了。
"以諾回來啦?快去洗手,今天做了你最愛吃的糖醋排骨。"
命運在五年前那個雨夜被徹底改寫。我媽開車去外婆家,在高速上出了車禍。
警察說是因為雨天路滑,車子失控撞上了護欄。等我趕到醫院時,只看到白布下那個再也不會喊我"以諾"的人形輪廓。
我爸一夜之間老了十歲。葬禮上,他死死攥著我的手,好像一松開我就會消失似的。那段時間,家里安靜得可怕,連呼吸聲都顯得刺耳。
我爸辭了工作,整天對著我媽的照片發呆,有時候半夜我還能聽見他在客廳壓抑的哭聲。
"爸,你得振作起來。"有天我實在忍不住了,蹲在他面前說,"媽不會想看到你這樣。"
他紅著眼睛摸了摸我的頭:"以諾長大了...爸爸對不起你。"
日子就這么一天天熬過去。有人勸我爸再婚,說一個大男人帶個孩子不容易,但他總是搖頭:"有以諾就夠了。"我知道,他是怕我受委屈。
直到一年前,蘭姨出現了。
那天放學回家,我聽見客廳傳來久違的笑聲。推門進去,看見我爸和一個陌生女人坐在沙發上,茶幾上擺著水果和點心。
我爸眼睛亮晶晶的,嘴角上揚的弧度讓我恍惚間以為回到了媽媽還在的時候。
"以諾,這是蘭姨,你媽生前的閨蜜,出國好幾年了,最近才回來。"我爸介紹道。
蘭姨站起來沖我微笑。她穿著米色針織衫,黑色長發垂到腰間,皮膚白得發光,眼角有幾道細紋但絲毫不減風韻。
最讓我心驚的是她看我的眼神——那么溫柔,那么熟悉,就像...就像我媽看我時的樣子。
"以諾,你媽媽總和我提起你。"她聲音輕柔,伸手想摸我的臉,"你的眉眼和她真像。"
我下意識后退半步。蘭姨的手尷尬地停在半空,很快又若無其事地收回去,轉身從包里拿出一個精致的盒子:"這是我從法國帶回來的巧克力,聽說你喜歡甜食?"
那天晚上蘭姨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子菜。紅燒肉入口即化,清蒸魚鮮嫩多汁,連普通的炒青菜都比我爸做的好吃十倍。
我埋頭扒飯,聽見我爸和蘭姨聊著過去的趣事,時不時發出笑聲。
"麗麗以前最愛吃我做的這道菜了。"蘭姨突然說,眼神飄向墻上我媽的照片,"她總說...等退休了要和我一起開家小餐館。"
我爸的笑容僵在臉上。我抬頭看見蘭姨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神色,快得幾乎像是錯覺。
從那以后,蘭姨來我家的次數越來越多。她每次來都不空手,有時給我帶零食,有時是文具,有時是一本書。
蘭姨的學歷也很高,還時常和我討論學習的事,輔導我的功課。我還挺佩服她的,很難的題她三言兩語就讓我明白了。
我爸看見我們和諧相處,總在旁邊迷迷笑,我從我爸的眼神里早就看出他喜歡蘭姨。
之前我還想,如果我爸另外找個女人我可能不會同意,但這個人如果是蘭姨的話,我不反對。
我也問過我爸是不是喜歡蘭姨,我爸卻反問我:“以諾,如果蘭姨給你當后媽我能接受嗎?”
我笑著回答:“如果一定要找后媽的話,我覺得蘭姨就不錯。”我爸笑了。
有次我發燒到39度,我爸出差在外,是蘭姨連夜趕來照顧我,用濕毛巾一遍遍給我擦身體降溫。
"蘭姨,你為什么對我這么好?"退燒后我忍不住問。
"因為你媽媽是我最好的朋友啊。"她笑著把蘋果遞給我,"而且...我也很喜歡你爸爸。"
三個月后,我爸在飯桌上宣布他們要結婚的消息。我咬著筷子點頭,心里有種奇怪的違和感,卻說不上來為什么。
婚禮前一周,外婆打電話叫我去拿媽媽留下的東西。
"在老房子收拾出來的,你看看有沒有什么想留著的。"外婆嘆著氣說,"人老了,看這些總忍不住想哭。"
媽媽的東西裝在一個生銹的餅干盒里。最上面是幾張泛黃的照片——年輕的爸爸摟著媽媽的肩膀,旁邊站著笑靨如花的蘭姨。照片背面寫著日期:1998年6月。
盒底壓著一疊信。最上面那封的郵戳是2010年,我剛滿三歲那年。
"麗麗,對不起。我知道不該愛上王濤,但感情這種事我控制不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所以我決定離開這座城市,再也不出現在你們面前..."
信紙從我顫抖的手中滑落。窗外的陽光突然變得刺眼,耳邊嗡嗡作響。原來如此...原來蘭姨根本不是媽媽單純的閨蜜,她竟然喜歡過爸爸!
那她為什么現在又回來?為什么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接近我們?
我翻遍整個盒子,在夾層里找到一本巴掌大的日記本。媽媽娟秀的字跡記錄著她生命最后幾個月的心事:
"3月15日:今天整理王濤的西裝,發現口袋里有兩張電影票根。他說是請客戶看的,可我明明記得那天他說在加班..."
"4月2日:小美告訴我,她在商場看見王濤和蘭在一起。不可能,蘭明明在國外...除非她回來了?為什么王濤要瞞著我?"
"5月17日:行車記錄儀里的錄音讓我心碎。那個聲音確實是蘭...他們怎么能這樣對我?二十年友情,十五年的婚姻,全都是一場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