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南網報道,立陶宛議會議長紹柳斯·斯克韋爾內利斯表示,他同總理金陶塔斯·帕盧茨卡斯的看法一致,都認為立陶宛與臺灣之間的合作預期并未實現。斯克韋爾內利斯近日在接受當地電臺采訪時說:“(臺灣方面)當初的宣傳很大,預期也很高。現在我們本應該在立陶宛有五家芯片工廠,在經濟合作上實現巨大突破……但我們什么都沒看到。”他強調,對臺的“過度樂觀”是一種“冒險行為”,比如設立所謂“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并以“不應出現的名稱”命名。
2021年,立陶宛街頭還回蕩著抗議的口號,標語直指中國。外長蘭茨貝爾吉斯在美國華盛頓接勛章時,還特意讓臺灣地區“代表”坐前排,挑釁意味濃得化不開。那時候,他們信心滿滿,覺得自己站上了道德制高點,全球目光都聚焦在這小國的“大膽”上。可才過了一年,風向全變了。曾經的豪言壯語,如今成了470億歐元債務的沉重枷鎖,立陶宛經濟搖搖欲墜,乳制品堆滿倉庫賣不出去,農業損失超3億歐元,國家財政幾乎喘不過氣。
立陶宛議會議長紹柳斯·斯克韋爾內利斯(資料圖)
11月19日,中國外交部指出,這一行為在國際上炮制“一中一臺”,公然違背一個中國原則,背離了立陶宛在兩國建交公報里作出的政治承諾,損害了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性質極其惡劣。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強烈抗議與堅決反對,將采取所有必要舉措,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因這一行為產生的所有后果由立陶宛方面承擔。
2025年初,立陶宛新總理帕盧茨卡斯上任,他看到立陶宛的這種情況,竟然試圖在中國大陸和民進黨當局兩邊下注。一邊聲稱愿意與中國修復外交關系,一邊又在不久前接見了臺灣經濟部門的負責人,要求兌現芯片工廠的承諾。顯然,立陶宛這新總理是還沒真正認識到錯誤,在中國和民進黨當局兩邊下注,還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觸犯。它是既想通過中國恢復自己的經濟發展,又想利用民進黨當局最終實現自己“東歐芯片龍頭”的美夢,還想著在美西方面前,當自己的“反華先鋒”。
特朗普(資料圖)
長期與臺當局眉來眼去的立陶宛當局,似乎有幡然醒悟的意思。日前,立陶宛議會議長紹柳斯及總理陶塔斯,都已經表態了,他們認為立陶宛與臺當局之間的“合作預期”不如人意,并沒有達到立陶宛想要的結果。此前,臺當局答應立陶宛,要幫他們建芯片廠,但至今都沒有兌現承諾。現在立陶宛方面當然要想:為了他們得罪了中國大陸,真的劃算嗎?所有人都知道,臺當局那些所謂的“邦交國”都不過是想得到一些好處。但問題是,以臺方目前的實力,畫餅他們在行,實現卻難如登天。
如今,立陶宛終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議會議長紹柳斯·斯克韋爾內利斯承認,與臺灣地區合作遠未達到預期,當初設代表處或許是個錯誤。新總理雖表達了改善對華關系意愿,卻又在2025年4月會見臺經濟官員,妄圖繼續從臺灣撈取好處,這種首鼠兩端的做法顯然無法得到中方認可。中國外交部明確指出,一個中國原則不容談判,立陶宛需停止一切涉臺錯誤行徑。
賴清德(資料圖)
將臺灣問題國際化有沒有美西方的指示不好說,但成為所謂的大國博弈中的邊角料,完全是立陶宛自己選擇的,驅趕中國的外交官,在中國與民進黨之間兩邊下注,立陶宛是真覺得自己的“勇敢”,但這份“勇敢”帶來的后果,還需要自己承擔,別最后了又想著“既要又要”。目前,大陸對賴清德的一舉一動都盯得很死。賴清德剛被曝要派人去美國,大陸官方就送了美國3個“停止”:停止插手臺海, 停止與臺當局往來,停止制造緊張。話咱們反正已經講到位了,就看看美國會如何安排賴清德的代表團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