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10日報道,英法兩國定于當天下午在布魯塞爾召開援烏 “志愿聯盟”會議,討論在烏克蘭可能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的情況下,他們可以提供哪些能力來支持烏克蘭的防御能力。英國政府官網稱,來自30個國家的國防部長將參加由英法兩國召集的本次會議,就建立烏克蘭“保障部隊”進行實際討論,這也是“志愿聯盟”首次召開防長會議。英國《金融時報》稱,在本次會議上,各國防長將討論本國能夠為“保障部隊”提供的支持,目標是在本月底前制定出一個粗略的計劃。??早在2024年12月16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了俄“中部”集群攻擊無人機班組在特別軍事行動的紅軍城(波克羅夫斯克)方向摧毀烏軍有生力量和裝備的畫面。俄國防部稱:“‘中部’集群摩步分隊FPV攻擊無人機和具有拋投彈藥系統的無人機班組繼續對烏軍指揮所、掩蔽所和掩體發動火力打擊,并支援該集群突擊分隊在特別軍事行動紅軍城方向上的進攻行動。”該消息稱,偵察無人機班組傳輸所發現的敵人目標給攻擊無人機班組用于打擊。?
“志愿者聯盟”會議(資料圖)
但烏軍仍然守住了陣地,俄軍沒再傳出即將奪取此地的消息。然而,近日俄羅斯國防部近日告訴媒體,俄軍無人機部隊在紅軍城方向的戰斗中,焚毀了烏軍數百輛裝甲車,其中包括幾輛德制豹式坦克。考慮到烏克蘭部隊手中的裝甲車輛和俄軍相比并不多,尤其是豹式坦克更是數量稀少,俄軍若真的在紅軍城方向摧毀那么多的烏克蘭裝甲車輛,無疑會重擊烏軍。對于烏克蘭來說,烏克蘭在消耗戰中戰敗的可能性已經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和其他西方國家仍試圖為烏克蘭撐腰。?
英法兩國為什么要如此執著的援烏呢?首先就是美國“拋棄”烏克蘭的舉措,讓歐洲國家感到被邊緣化,加上俄烏停火談判,歐洲都沒能坐上桌,他們希望以此舉來加強自身的存在感,以及擴大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再次就是當前俄烏沖突局勢的復雜性,也讓歐洲感受到了危機,一旦烏克蘭在沖突中倒下,那么歐洲東側屏障將蕩然無存,整個歐洲將直接暴露在俄羅斯的眼皮子底下,所以英法意識到他們必須團結起來,通過扶持烏克蘭的方式,不讓其倒下才能保障東側屏障的安全。?
俄軍前往戰場(資料圖)
據美國《防務新聞》最新披露,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證實,朝鮮已向俄羅斯輸送了包括KN-15中程彈道導彈和KN-23短程戰術導彈在內的大規模軍備。這批戰略物資中,僅短程彈道導彈就達千枚規模,配套的152毫米大口徑炮彈更突破十萬發大關。軍事專家分析,這批裝備的到位速度遠超預期,俄軍在庫爾斯克方向的攻勢可能因此獲得顯著增強。值得注意的是,朝方提供的"北極星-2"(KN-15)導彈系統技術參數引發西方高度警惕。
?英國、法國為首的自愿聯盟一旦大規模進入烏克蘭戰場,很可能要遭到朝鮮的東亞雄風打擊,歐洲聯軍反導能力要接受巨大考驗。因為,朝鮮導彈或者遠程火箭彈戰斗部采用了結構很強的外殼,可以突破2米厚度鋼筋混凝土工事。但是,加厚戰斗部彈殼,裝藥量就會下降,威力下降。但是,咱們朝鮮總參謀部還是辦法多。朝鮮導彈戰斗部采用的是混合高能源物質戰斗部,在里面裝填了特里托納爾炸藥,威力直接增加18-50%。而且在爆炸的時候,會出現橘紅色狀態,產生很大的超壓和溫度。
朝鮮北極星-2中程彈道導彈(資料圖)
當然,朝鮮援助俄羅斯也不是不求回報,要知道,自從朝鮮戰爭結束后,朝鮮就遭受了來自美國的制裁,為了盡可能保護朝鮮自身的安全,大力發展軍事。可這樣一來,像是原材料等方面,朝鮮則較為稀缺。但隨著俄朝兩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后,雙方也展開了合作互補實現共贏,朝鮮通過向俄羅斯提供武器裝備以及出兵作戰,來換取俄羅斯向朝鮮支援材料等基礎物。而在這些基礎物資的支持下,朝鮮的軍工產能也得到了極大提升,在中短程陸基戰術彈道導彈的研發上取得了極大進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