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到來之后,美國白宮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的“權力游戲”。從特朗普飆臟話阻止馬斯克接觸對華作戰機密,到NASA預算削減引發兩人公開對立,這對曾被視為“政治盟友”的組合,似乎正因利益沖突、政策分歧與權力博弈走向破裂。
先前,一則“馬斯克將聽取五角大樓對華作戰簡報”的消息,引爆美國輿論。盡管特朗普迅速辟謠稱其為“假新聞”,但美媒隨后披露,實際情況為特朗普親自下令取消簡報會,并用臟話怒斥:“埃隆到底在那里干什么?一定要確保他別去!”
特朗普政府的一名高級官員坦言:“總統喜愛馬斯克,但絕不會允許他因中國業務而觸碰軍事機密”。媒體指出,馬斯克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貢獻了全球40%的產能,其供應鏈高度依賴中國。
這種利益沖突,早在特朗普任命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部”時便埋下隱患。盡管馬斯克曾承諾回避涉華議題,但特朗普的公開表態,已暗示了他對馬斯克的不信任。
如今,馬斯克的商業帝國,依賴全球供應鏈和開放市場。而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則通過關稅戰等手段強化本土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切斷了美國與我國之間的經貿聯系。
這種矛盾在4月激化,特朗普宣布對歐盟加征高額關稅,導致特斯拉股價劇烈震蕩,馬斯克身家縮水數百億美元。馬斯克公開呼吁建立“歐美零關稅區”,甚至與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展開罵戰,稱其“蠢得不如一袋磚頭”。
我們知道,馬斯克曾是特朗普重返白宮的關鍵推手。2024年大選期間,馬斯克通過捐款、社交媒體造勢甚至親自站臺,為特朗普贏得搖擺州立下“首功”。
作為回報,特朗普任命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部”,主導聯邦機構裁員和財政緊縮計劃。然而,這場合作本質上是“基于短期利益的權宜之計”。
馬斯克的改革方案,如裁撤數萬崗位、削減1萬億美元支出,觸及共和黨傳統權力結構,引發黨內強烈反對。國務卿魯比奧等人公開指責其“激進”,特朗普隨后表示限制其職權,稱“僅能提供建議”。
更致命的是,馬斯克試圖干預內閣任命,如財政部長人選,甚至旁聽特朗普與外國領導人的通話,被幕僚批評為“影子總統”。
特朗普需要絕對忠誠與控制權,而馬斯克以“顛覆者”自居,試圖重塑華盛頓政治生態。這種“一山不容二虎”的沖突,如今正在一步步走向臺前。
最讓馬斯克無法容忍的一點在于,特朗普政府計劃砍NASA經費,該機構科學項目資金將被削減近50%,從75億美元減至約39億美元,直接沖擊馬斯克的“星鏈”與火星殖民計劃。
馬斯克公開批評此舉“令人不安”,并強調“科學探索不應成為政治犧牲品”。這一矛盾揭示了兩人合作中的另一層裂痕,“科技理想與政治現實的沖突”。
如果做個預測的話,馬斯克與特朗普的合作,始于利益交換,終于利益沖突。兩人的關系的“撲朔迷離”,揭示了美國政商聯盟的脆弱性。當短期利益無法掩蓋核心價值觀的差異時,再緊密的聯盟也注定走向瓦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