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清鎮市聚焦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以優化“環評服務”、深化“柔性執法”、強化“整改幫扶”為抓手,打出生態環境保護“組合拳”,助推企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持續擦亮“貴人服務·清松辦”營商環境品牌。
做好“環評服務”文章,助“企”快速落地利發展。清鎮市以提升工業聚集區承載力為重點,指導清鎮經開區建成王莊聚集區工業廢水集中處理廠,通過完善園區規劃環評、建立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實施“三線一單”動態管控等措施,推動園區產業布局優化升級。今年以來,累計完成7個入園項目環評審批,審批項目與規劃環評符合率達100%。同時,創新推行“網上辦”“馬上辦”審批機制,主動靠前服務企業,通過提前介入、精準指導,協助14個項目高效完成環評審批,為37個污染輕微的小微項目提供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指導;開展擬建項目選址現場核對20次,有效避免項目前期“走彎路”,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做好“柔性執法”文章,督“企”守法合規穩發展。堅持“執法監管有力度,服務企業有溫度”原則,建立差異化監管機制。對科倫藥業等5家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企業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減少現場檢查頻次;運用污染源在線監控、無人機巡飛等非現場執法手段,降低對華電塘寨發電等重點企業生產干擾。嚴格落實“首違不罰”機制,對3起輕微環境違法行為免予處罰,累計減免罰金27.2萬元,給予企業容錯整改空間。針對環境風險突出企業,加大執法力度,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20人次,檢查企業100家次,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件,處罰金額12萬元,實現寬嚴相濟、法理相融。
做好“整改幫扶”文章,幫“企”紓困解難促發展。針對中小企業環保技術力量薄弱問題,建立“雙向換位”幫扶機制:組織執法人員深入12家企業“把脈問診”,累計解決環境問題18個,同步開展生態環境普法宣講9次,指導企業制定科學整改方案。同時,引導企業主動換位思考,從群眾視角審視污染治理責任,推動問題整改與群眾滿意度“雙提升”。
清鎮市通過“監管+服務”模式,既守住生態環境底線,又幫助企業破解治污難題,實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共贏。下一步,清鎮市將持續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以更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生態屏障。
文 | 劉才
供稿 | 貴陽市生態環境局清鎮分局
來源:貴陽生態環境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