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作來了!據相關報道顯示,由于經濟戰,中國已經命令國內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波音公司的飛機,并停止購買相關設備和零部件。
這絕對算是對美國的重拳出擊,波音長期被視為美國高端制造業的象征,是美國出口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國,曾是波音極為重要的第二大市場。在波音 737 MAX 系列歷經波折,問題逐步解決并恢復交付后,波音公司滿懷期待,欲借助中國市場實現業績 “回血”,重振旗鼓大干一場。然而,特朗普時期一系列毫無章法的政策舉措,使得波音的這一美好愿景化為泡影。如今,中國這一最新行動,無疑給波音乃至美國相關產業帶來了巨大沖擊。
更為關鍵的是,這一事件也是本輪經濟戰中的一個標志性節點。它清晰表明,中國已不再滿足于被動防御,而是開始主動出擊,直擊美國經濟體系中最引以為傲、最為依賴的明星產品。這招可謂 “穩、準、狠”,長久以來,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在全球構建起霸權體系。而波音公司,作為美國制造業的巨頭,其背后所牽動的,遠不止飛機制造產業本身。
從軍工復合體角度來看,波音不只是民航巨頭,更是美國軍工復合體的核心。它長期參與美國軍方關鍵項目,像六代機研發。美國軍工復合體通過政商勾結,把政府、軍隊、軍工企業及科研機構綁在一起。大批軍事訂單讓波音等企業賺得盆滿缽滿,鞏固了美國軍事技術優勢,從而支撐其全球霸權。中國拒接波音飛機,無疑是對美國軍工復合體的一次沉重打擊。波音痛失中國這一重要市場,商業利益受損不說,軍工研發資金和進度受到影響也是必然的。
在美元霸權方面,波音飛機的國際貿易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長期以來,全球航空業多以美元結算,波音作為重要產品,其交易涉及大量美元流動,既支撐了美元國際流通,也強化了美元在全球貿易結算體系中的主導地位。中國拒絕波音產品,意味著航空市場結算將尋求替代方案,這對美元霸權的根基是一種沖擊。中國可借此推動人民幣在航空貿易結算中的應用,逐步打破美元壟斷。
與此同時,這一決策也充分展現了中國對自主航空工業的堅定信心。如今,中國自主研制的大飛機不僅成功問世,而且已經邁向國際市場,贏得了國際客戶的認可與青睞。對于歐洲航空業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隨著波音在中國市場訂單的減少,空客有望迎來更多市場機遇,訂單數量有望顯著增加。這一事件也向整個美國商界傳遞了一個清晰而強烈的信號:美國生產的絕大部分商品,中國要么具備自主制造能力,要么能夠從其他國家尋求可靠的替代供應。
如果說。此前中方的反制措施讓美國農民嘗到了苦頭,那么此次行動,則是在明確告訴美國人,即便是高端工業產品,中國同樣具備替換能力。從這個動作開始,整個美國制造業都不得不認真思考一個嚴峻問題:一旦中國不再采購美國產品,美國制造的商品將何去何從,又該銷往何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