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通報稱,農業農村部原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涉嫌受賄一案調查終結,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由吉林省長春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日前,長春市人民檢察院已依法向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案件信息顯示,唐仁健曾歷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政府副主席,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兼辦公室主任,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等多個重要崗位,掌握大量政策資源與人事任命權。檢方指控其在上述職務任期內,利用職務便利以及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額財物,受賄金額“特別巨大”。
根據公訴機關披露的材料,唐仁健在任職期間,多次利用其對農業政策審批、人事推薦、專項資金分配等關鍵環節的影響力,接受企業主、地方官員等請托,非法收受財物,嚴重違背黨紀國法。案件細節還表明,唐仁健將部分非法所得通過親屬、下屬、企業殼公司等方式掩飾轉移,手段隱蔽,性質惡劣。
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依法告知了唐仁健的訴訟權利,并依法聽取其辯護人意見。公訴書認為,唐仁健身為國家工作人員,理應帶頭廉潔奉公,卻以權謀私,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形象,破壞政治生態,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唐仁健是近年來落馬的又一位正部級高官,其案件在政界引發廣泛關注。專家指出,從唐仁健案中可以看出,權力集中領域若缺乏有效監督與制衡,極易滋生腐敗。尤其是在涉農、財政、地方經濟等資源密集的領域,建立更加嚴格的資金審批、干部任用與項目監管機制,是防止“塌方式腐敗”的關鍵。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過程中,法院將依法公開審理并擇期宣判。輿論普遍期待,司法機關能夠依法嚴懲貪腐行為,釋放反腐“零容忍”的強烈信號,推動干部廉潔從政常態化、制度化。
此次對唐仁健的查處,再次表明中央反腐敗斗爭的堅定決心和持續力度,也體現了對權力運行全過程、全鏈條監督制約體系的不斷強化。公眾呼吁,應持續推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大對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的監管力度,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打下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