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小木
“家長本身不愛閱讀,如何為孩子營造家庭閱讀氣氛?”
據我的觀察,坦白說,有點難,但依然可以做一些引導。
減弱其他因素
閱讀環境很重要。
一個是容易看電視、玩電子游戲的環境,一個是容易閱讀的環境,讓孩子待在這兩種環境下,猜他們最容易做出的舉動會有差別嗎?
會有的。
在很容易打開電視觀看、拿起電子產品玩游戲的環境下,孩子想要拿起書閱讀,有點難。書迷如我家老二,在過年回老家的那段時間,他最常做的事,不是閱讀,是看電視。
吃完飯,打開電視看一看。寫點作業,打開電視看一看。外出回來,有點累了,坐在沙發上,打開電視看一看。
過年期間,老二是把一年看電視的量全看完了。
一回上海,電視迷的老二,瞬間轉變成書迷。所有往常在老家看電視的時間,他都用來看書。
轉變之大,讓老母親吃了一驚。也是從這會開始理解,為什么朋友會說自己家的孩子怎么都不愛閱讀,一回家要么是看電視,要么是刷手機。
電視、電子產品的誘惑,遠比書籍來得大。如果真的想要打造一個閱讀氣氛,那么,先從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開始吧。
固定場所
然后來說固定場所。
閱讀的場所不用很大,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書架也行,專屬于孩子自己書籍的書架。還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的時候,可以固定在一個地方閱讀。
試著把這個地方,變得溫馨點,讓“美好的感受”與“閱讀”結合起來。
時間一長,孩子會把“閱讀”與“美好的感受”掛鉤,一想起“閱讀”,就會想起“美好的感受”。
喜歡的事,愿意做的機率會大一些。
足夠多的書籍
場所有了,還要有書籍。
這里的書籍,以孩子的喜好為主,而不是以大人的喜好為主。
好友聊起自家孩子不愛閱讀,苦惱明明買了很多“好看”的書給孩子,但孩子一回家仍舊不會去主動看書,如果電視、手機不給,寧愿坐那發呆,也不會翻開一本書去看。
一細問,好友給孩子買的這些“好看”的書,都是好友認為的“好看”的“故事書”,看了之后,是能提高“作文”能力的。
孩子不愛看這些書,是能理解的。
放書架上的書,首先,得是孩子喜歡看的,哪怕孩子看的是大人不喜歡的類型,只要內容健康,都可以。
不僅要有書,而且書的種類要多。不僅僅是故事,還可以多點其他類型的書籍。
比如,折紙書
比如,手工書
比如,涂涂畫畫的書
比如,游戲書
這些是書嗎?
別懷疑,它們都是書,而且是孩子們喜歡的書。
當呈現在孩子面前的童書足夠多、足夠好看,哪怕家長不愛閱讀,孩子也能成為家中閱讀氛圍的主角。
固定的時間
如果,孩子還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那么固定閱讀的時間,也是一種選擇。
我家老二最初的閱讀時間,都是在晚上睡前,那時候最適合親子閱讀。我們讀了幾年,這個時間一直沒變過。
直到老二開始自主閱讀,他有很強的閱讀意愿之后,閱讀時間就不再固定,什么時候有空,什么時候想看都可以。
寫在結尾的話
家長是真的費心了,自己本身不愛閱讀,卻還是希望為孩子營造家庭閱讀氣氛。如果真的不喜歡閱讀,那就試著從上面分享的這四點試試看吧。
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有閱讀場所、有好看的童書、有閱讀的時間,不管最終家里的閱讀氣氛是否建立起來,起碼為孩子的閱讀做了些努力。
當然,最好的努力其實最不費力——家長自身愛閱讀。
Hi~我是彌小木
過好當下最要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