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大家周四好呀~
這周想跟大家分享一些近期的生活,關于花錢。
今年我家的支出直接砍掉了80%,只留下了20%。原因也很簡單,以前由我提供大部分家庭收入也負擔大部分開銷,懷孕后身體宕機,生產力直接降到0,而花存款又會讓我很沒安全感(在我眼里存款的作用是“安全感數字”,不是真的用來消費的),所以就只能花劉同學一個人的工資嘍。
丁老師曾經說過,“人要能睡得五星級酒店,也能睡得大通鋪。如果只能睡五星級酒店,那就是執著,就會起煩惱了?!?/p>
劉同學最近還表揚我說“小貓咪能屈能伸,多少錢日子都能過挺好”。這可是只剩20%了耶,不是對半砍也不是只省一點。
有趣的是,我本以為大幅降低開支之后生活質量會大打折扣,日子過得捉襟見肘。事實上,這樣過了5個月之后……想象中的情境并沒發生。甚至有很多我曾經以為是“剛性支出”的部分,砍掉了對生活也并沒有任何影響。也由此引發了我對“究竟想過什么樣的生活”的思考。
列一下相比過去都減掉了哪些大額支出:
自從大學畢業以來,每年恒定TOP1的開銷必然是學習。這些年上的課,無論是北大光華MBA、亮心私塾、星辰班、禪修學習、學經典,還是一些短期商業課,學費都不菲。而且支出不僅僅是學費本身,這些課程一般在外地,每次上課都會同步產生機票酒店費用,還有班費、游學、活動呀之類的支出。除此之外,日常還有鋼琴課、芭蕾課、瑜伽課,都上了好幾年,交錯排下來基本每天都至少有一節課。
去年因為丁老師說“倩倩,你已經上太多課程了。繼續學更多知識對你來說已經不是好事,而是在害你,是毒藥。”剛好北大、亮心都在24年畢業了,加上今年坐飛機身體會很不舒服,所以只保留了禪修和學經典的課?,F在不適合大幅度運動,芭蕾課也停了,常規課程只留下了瑜伽(孕期專項)和鋼琴。學習類支出總體縮減到以前的1/3。
去掉的第二大類支出是“人情推薦消費”。這個還真不是某寶買買買,有些是體驗類的消費,有些是高溢價的文化屬性產品,一般來自于某位熟識老師推薦買/報名,或者是有朋友做相關的生意,就支持一下。當然也可能中途沒有繼續跟這位老師上課了,這位朋友后來不聯系了之類的(大概率事件)……共同特點是人情推薦消費單價都比較高。前幾天閑來無事認真統計了一下,金額加起來還挺可怕的。今年這部分直接減到0了。
去掉的第三大類支出是出差費用。除了去外地上課,一些外地活動啥的我也要自己負擔機票酒店,而且這類活動數量還不少。同因為懷孕奔波身體受不了,減到0。
去掉的第四大類支出是絕大部分調理身體的費用。這個著實讓我大吃一驚,因為以前這屬于“剛性開支”。我會找很厲害的老師調理身體,可以解決我的一些特殊癥狀(某些節氣、去過不太好的地方造成的)。今年搬家到了一個場域更好的地方,又因為懷孕一直慫在家里,很少出門,絕大部分“身體污染源”無了,所以去調理的頻次也大大降低了。這部分支出減到原來的1/4。
還有少量屬于“自然省下”的支出。比如買衣服的錢,原來衣柜的衣服大多是合體版型,現在沒幾件能穿的。新買的衣服都是按照“生完崽就扔”的標準來購置的,不想買好面料也不想買很多件,隨便湊合一下得了。目前所有孕期褲子加起來不到以前一條褲子的價格,所有上裝加起來不到以前一件上衣的價格。約等于減到0了。
這五類開銷中減少的那些,加起來差不多就占之前全年總支出的80%了……
還有一些我認為應該節省,劉同學堅持保留的支出:
比如,家里請阿姨的費用。我跟劉同學都有輕微潔癖+輕微強迫癥,家里每個物品的擺放位置、家務每個環節的流程都有自己的標準。而且因為我倆都比較習慣彈性時間+結果導向,就是把標準制定好、ddl告訴對方,到時間驗收結果就行?,F在的阿姨認真細致效率高,不磨洋工也不用盯著干活兒。
今年因為要“省錢”嘛,我就和劉同學提議,反正我也不上班了平時都在家里待著,不如我自己做飯干家務算了,就不要阿姨了?;蛘邠Q一個價格更低的阿姨,幾天來打掃一下衛生。每次我產生“缺錢感”的時候都會提,提了5次被劉同學拒絕了5次……
他堅持這個錢不能省。他說:“小貓咪又不像橘長一樣熱愛烹飪,覺得做飯的過程很治愈,你每次進廚房都苦大仇深的。你本來就身體不舒服,再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心情更差了,對你和寶寶都不好。而且你現在覺得阿姨貴,不是阿姨絕對值貴,而是你身體難受沒辦法工作,是你的不安全感讓你覺得貴,等你恢復工作后分分鐘不會計較這筆支出的。并且大量的瑣事會消耗你的靈氣,你的創造力才是咱家最寶貴的資產,乖啊,這錢咱不能省,老公來出。”
還比如,我有想過降低瑜伽課頻率,部分換成去健身房,也被劉同學拒絕了。現在這位老師是我跟了6年的,產前練習和產后康復、運動康復領域都是專家,業務能力很強。但是這不是要省錢嗎……他說,“你的身體本來就比別人弱,現在又在特殊時期。我怕你自己掌握不好,有錯誤發力啥的,別再把身體練壞了?!?/p>
一開始我很不習慣砍掉這么多支出。但是,對吧,花的不是自己的錢,我就心虛了很多,雖然劉同學沒有要求我必須減少啥,但是我自己就覺得,不能像以前那樣理直氣壯地“揮霍”了。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減少了80%的支出之后,生活質量沒有任何變化。
我震驚了。
這段時間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我真的需要那么用力地賺錢、那么大幅的開銷,才能維持生活的幸福感嗎?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樣的生活?
我覺得這是一段特別好的經歷,讓我看到自己在消費觀方面的盲區。
比如,丁老師對我說的,過多的知識對我來說已經是障礙。凡事過猶不及,不停地上各種課讓自己忙碌起來,其實只是通過這種行為填補自己的匱乏感。我只是不想面對“什么都不做”時候的空虛感,以及不想去完成“事上磨”的練習功課,所以不停地在學習。現在被迫在家休假,被迫去面對生活中各種事,才發現,我最不想做的,正是讓我成長最快的。
比如,有些人情開支并不是非花不可的。經濟寬裕的時候可以支持一下,不管支持過了后面關系如何、和這個人后續還有沒有聯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做決定那一刻的發心,做完這件事就不掛礙了。不寬裕的時候,也不要糾結,能力有限,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他人。
比如,身體如果不“作”,其實不用花那么大代價保養,不停地在“損耗——修復——損耗——修復”的過程中輪回。我之前身體的問題,很大一部分癥狀是因為到處奔波造成的,我體質非常敏感,不同地域和雜亂的人對我影響很大。被擾亂之后,就只能找外部力量解決。當我一個人安安靜靜呆著休養,身體和心其實都有自愈的功能,它們會自己修復自己。所以,我不亂跑,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
比如,人的狀態足夠穩定,其實不需要那么多的“悅己消費”。因為已經很愉悅了,不需要通過花更多錢讓自己快樂。寶寶現在每天給我好滿好滿的幸福感,胎動越來越明顯之后,每天做啥事我都會忍不住跟TA說,TA也會給我回應。我現在對劉同學也超級無敵滿意,每天都想跟他貼貼。每天早上我去公園刷步數,周末我們一起逛景區、看展,這些都是我高頻出差時候幾乎沒有過的幸福感來源。
我看見,劉同學其實在消費這件事上是比我更有智慧的。但是他之前從來不管我,因為他知道我超級討厭被人約束。假如他有微詞,我肯定會懟他:“我花我自己的錢,要你管?”我的行為不會改變,還會徒增家庭矛盾。
而且我肯定還會言之鑿鑿地說:“你看,這個這個和那個,每個都是必須支出吧?學習是投資自己,朋友人情要支持吧,老師推薦要買吧,我的身體都那么弱了不應該花錢保養嗎,我辛辛苦苦掙錢買幾件好衣服讓自己開心一下怎么了?”
最重要的是,這幾個月的經歷讓我在金錢方面的安全感提升了好多。我發現自己其實不用花那么多的錢,生活就已經足夠好。這會讓我重新開啟下一份事業的時候心態更松弛,更重視自己的、他人的深層需求和長期價值,而非把短期經濟回報放在靠前的位置。
超級感恩現在這個階段,讓我體驗了一段時間和之前慣性中完全不同的生活。
人就是在面對變化的時候成長最快呀。生活是最好的修煉道場。
我們下周四14:00見~
如果想圍觀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話想和喵說,可以加這個微信號哦(如果加過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復加啦)~
我的這些文章也值得你讀一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