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對新疆前海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財險”)開出百萬級罰單。4月16日,深圳金融監管局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因違規投資不動產等,前海財險合計被罰123萬元。涉及多項違規的背后,是該公司一直強調的“堅持合規”。該公司在官網如是介紹:“前海財險始終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和現代企業制度,不斷提高內部控制水平和風險管理水平……”
在業內人士看來,保險公司將合規落到實處,需多管齊下。一方面,離不開完善內部合規體系制定,全面合規制度和流程,明確各部門和崗位合規職責;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強化內部監督和審計,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定期對業務和財務進行審計,及時發現和糾正違規行為。同時,積極配合監管工作,主動接受監管檢查和指導,及時整改問題。
收大額罰單
前海財險因多項違規收到罰單。
4月16日,深圳金融監管局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前海財險及相關責任人因財務數據不真實、聘任不具有任職資格的人員、違規投資不動產、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費率被罰。
深圳金融監管局對前海財險罰款93萬元,對黃煒給予警告并罰款3萬元,對李功霓給予警告并罰款6萬元,對張劍、曾凡熙、孫波分別給予警告并罰款7萬元。該公司此次合計被罰123萬元。
需要關注的是,4月15日,前海財險已就相關處罰公告稱,本次處罰對公司的業務經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影響。對于監管部門的處罰事項,公司將對相關問題通過完善管理制度、規范工作流程、強化合規教育培訓,持續提升依法合規經營能力,確保公司持續、穩健、高質量發展。
一般而言,一家保險公司收到百萬級罰單并不常見,因違規投資不動產被罰的險企更是少之又少。
北京商報記者在金融監管總局查詢“違規投資不動產”相關罰單發現,具有相關違規內容的罰單還要追溯至2015年。相關罰單列出的違規開展不動產投資案例顯示,有險企先后與多家房地產公司簽署房地產買賣合同。但相關投資項目未經專業機構出具評估報告,未經董事會或者股東會審議,部分所投項目未獲得預售許可證、房產證,同時部分項目未按照規定向監管報告,違反了有關規定。
記者就投資不動產的違規細節等問題致函采訪前海財險,截至發稿,該公司未給予回復。
在業內人士看來,違規投資不動產對險企和行業有著明顯的不利影響。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對記者表示,對險企而言,違規投資不動產可能導致資金流動性風險上升。不動產投資周期長、變現難,若資金過度集中于此,遇到突發資金需求時,難以迅速調配資金,影響正常經營。還可能引發投資收益不穩定,房地產市場波動大,投資失敗會造成巨額損失,侵蝕公司利潤。從行業角度看,險企一旦違規投資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環境,會擾亂行業秩序。若不加以遏制,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影響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償付能力仍不達標
于2016年5月開業的前海財險,是少有的公司住所和營業場所不在同一地區的險企,該公司的住所位于新疆烏魯木齊,營業場所則位于深圳。
根據償付能力報告,2024年,該公司保險業務收入15.25億元,同比下滑2.5%,虧損較2023年有所擴大,為1.04億元。
近年來,財險公司既不增收也不增利的情況并不多見。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情況的影響因素包括市場競爭格局、投資收益環境、理賠成本波動、費用控制機制等,比如,市場波動導致投資組合收益率不如預期,尤其是權益類和其他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虧損。
記者了解到,該公司2024年投資收益率、綜合投資收益率均低于該公司近三年投資收益率指標,分別為1.71%和1.75%。
綜合成本率指標是財險公司用來核算經營成本的核心數據,包含公司渠道費用、賠付等各項支出,如綜合成本率高于100%,則代表支出高于收入,承保虧損。該公司2024年綜合成本率137.03%。
對于前海財險2024年綜合成本率過高,支培元表示,在賠付成本方面,可能是風險評估不準確,定價過低,導致實際賠付超出預期。或者在承保環節對風險把控不嚴,承保了高風險業務,增加賠付概率。費用成本方面,運營管理效率低下,行政開支、營銷費用等過高,推高了綜合成本率。一般而言,要降低綜合成本率,需精準定價,加強風險評估和數據分析,合理確定保險費率,確保保費收入與風險匹配等。
根據前海財險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該公司最新一期的風險綜合評級為C,仍不滿足《關于加強和改進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相關要求。
《通知》落地之時,由于前海財險風險綜合評級為C,并不滿足開展互聯網財險業務的要求。彼時,前海財險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鑒于目前公司不符合開展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的條件,公司已統籌部署,將結合客戶服務、渠道管理等方面工作,有序安排停止互聯網保險業務。
根據監管規定,互聯網保險公司之外的財產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應符合的條件包括,最近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最近連續四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B類及以上等。
回顧來看,2022年一季度,前海財險的風險綜合評級由上季度的B類下調至C類。此后,該公司的風險綜合評級連續多個季度維持在C類。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該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仍為C。
此外,2024年四季度,該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07.12%,根據預測數來看,該公司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或將進一步下滑。
償付能力對保險公司的健康運作至關重要,其指的是保險公司償還債務的能力。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賠償能力不足可能會導致公司無法及時足額支付賠償。如果財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過低,可以考慮通過增資擴股、發行債券等方式引入資本,以提高償付能力充足率。
一年來“將帥”齊變
前海財險一路走來坎坷不斷。
除了前董事長姚振華被禁業十年,此后出任董事長的黃煒也在2022年傳出被查的消息。
此外,對于前海財險而言,“不省心”的股東一度被具象化。根據前海財險此前披露,前海財險股東及其相關方合計欠付前海財險保費1.28億元,股東拖欠保費且難以短期內償還。
不僅如此,前海財險的部分股東持有的前海財險股份也遇到了被凍結的情況。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前海財險五大股東中,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所持20%股權、深圳市深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所持17.2%股權、深圳建業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持20%股權均已被凍結,僅有兩家處于正常持股狀態。
從發展視角來看,不得不提及前海財險近一年來產生的高層變動。2024年及2025年開年,該公司“將帥”發生了變化。具體來說,霍建梅自2025年1月21日起任公司董事長;2024年3月,前海財險迎來了新一任總經理李功霓。不僅如此,在其他高管崗位層面,2024年7月29日起,楠笛由總精算師臨時負責人轉為前海財險總精算師。
從履歷來看,霍建梅曾長期就職于中國平安,擔任集團部門負責人、集團下屬專業公司及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平安產險等多家專業公司的機構負責人,工作經歷涉及保險、投資、科技等多領域。
去年初開始擔任總經理一職的李功霓則具備多家保險公司的從業經驗。曾任職于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鼎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國任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
對于一年左右時間里,董事長和總經理均有所變動,支培元表示,這反映出公司層面的戰略調整需求,新的管理層可能帶來不同經營理念和發展思路,以應對市場變化和公司發展困境。不過,也可能暗示公司內部存在問題,過往經營業績不佳、內部管理不善等都可能促使董事會更換管理層,期望新團隊解決問題,帶領公司走出困境。新管理層上任后,需要盡快熟悉公司情況,整合內部資源,協調各方關系,推動公司穩定發展。但頻繁變動也可能帶來短期不穩定、業務銜接不暢等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 胡永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