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時報報道,前不久,美國參議院以60票贊成、2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確認丹·凱恩出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這一要職。消息一經傳出,迅速引發全球關注,在當下復雜敏感的國際局勢,特別是中美關系的大背景下,這一美軍高層的關鍵人事變動,無疑給本就波譎云詭的國際關系增添了新的變數。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堪稱美國軍事體系的權力中樞,其主席更是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地位舉足輕重,對美國軍事戰略走向有著深遠影響。此次獲提名的丹·凱恩,履歷豐富且亮眼。他曾在國防部、中央情報局任職,擁有2800小時戰斗機飛行經驗,其中100小時為戰斗飛行經歷,這樣的經歷使他在軍事指揮、情報分析等多領域積累了深厚經驗。2021 - 2024年,凱恩擔任中央情報局軍事事務副主任,參與諸多高度機密軍事項目與行動,展現出卓越的專業能力和對敏感事務的把控力。
特朗普(資料圖)
早在今年2月,特朗普就宣布提名凱恩出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特朗普稱贊凱恩是“優秀的飛行員、國家安全專家、成功的企業家以及經驗豐富的戰士”。特朗普用人風格獨特,相較于傳統論資排輩或單純看重軍事指揮履歷,更傾向選擇對其忠誠且具備多元能力、能契合其戰略意圖的人選。此次力挺凱恩,足見特朗普對其能力的認可,以及對未來軍事戰略布局的深遠考量。
凱恩上任后的一系列表態,尤其是對中美關系的看法,格外引人關注。在提名聽證會上,他明確指出,美國當務之急是避免與中國發生正面沖突,而與中國的競爭仍是美國面臨的“最緊迫問題之一”。這一觀點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華盛頓政界、軍界引發震動。他給出的理由相當直白且切中要害:其一,美國國防工業體系在靈活度、生產速度以及后勤補給能力上,已全面落后于中國。
從實際情況來看,凱恩的擔憂絕非空穴來風。近年來,美軍自身問題不斷暴露。從戰機事故頻發就能窺見一斑,去年至今,美軍多架戰機墜毀,甚至還出現美軍艦誤傷自家戰機的低級失誤,這反映出美軍在裝備維護、人員訓練、作戰協同等方面存在嚴重漏洞。同時,美國造船業衰退嚴重,因技術工人短缺,目前僅有1家造船廠維持運營,致使美軍航母、軍艦的保養維修周期大幅延長,嚴重影響美軍艦艇的正常部署與作戰能力。在新一輪巴以沖突中,也門胡塞武裝封鎖紅海,美軍派出的艦機多次遭胡塞武裝襲擊,卻應對乏術,盡顯其在地區沖突中的無力與尷尬。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美國政府內部在對華政策上存在明顯分歧與矛盾。一方面,凱恩表達了對中美沖突的謹慎態度;另一方面,美國部分政客卻依舊奉行強硬對華路線。比如,不久前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簽署秘密文件,將中國定義為“唯一步步緊逼的威脅”,還妄圖阻止中國統一,這種言行嚴重破壞中美關系穩定,給地區和平帶來極大隱患。
中國國防部對此回應稱,美方將中國視為威脅是嚴重戰略誤判,必將給美國帶來災難性后果。這清晰表明中國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定決心,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破壞中國核心利益的行徑都將遭到堅決回擊。
特朗普(資料圖)
此次凱恩出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無疑給中美關系增添了新變量。盡管他目前傳遞出避免沖突的信號,但鑒于美國政府內部復雜的政治生態,以及美國長期以來在國際事務中推行霸權主義的慣性思維,中美關系未來走向依舊充滿不確定性。未來,中美雙方應保持理性克制,通過平等對話、坦誠溝通,妥善管控分歧,避免誤判,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畢竟,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合則兩利,斗則俱傷,這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