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港股汽車板塊普遍下挫,新勢力跌幅居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文 /《汽車人》張恒
4月16日,港股市場低開低走,全天表現(xiàn)疲軟。午后,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恒指跌勢加劇。
截至收盤,恒生指數(shù)下跌1.91%,收于21056.98點;恒生科技指數(shù)跌幅更甚,下跌3.72%,收于4796.28點。其中,汽車板塊整體下挫3.97%,主要整車股無一幸免。
市場普遍將此次波動歸因于美國總統(tǒng)川普善變的貿易政策動向。4月15日消息,川普團隊正推動對關鍵礦產進口發(fā)起調查,并可能施加新一輪關稅,同時收緊藥品與半導體產品的進口審查。這一系列動作引發(fā)資本市場對貿易環(huán)境的擔憂,加之科技行業(yè)增長前景放緩,促使資金大規(guī)模調倉避險。
科技板塊首當其沖,半導體成為重壓之下的“風眼”。汽車與半導體產業(yè)鏈深度融合,在當前情勢下同步受挫也屬必然。
數(shù)據(jù)顯示,港股汽車板塊中,日成交額超過1億港元的僅有八只個股,市場交投明顯萎縮,呈現(xiàn)縮量下跌態(tài)勢,且這種趨勢已持續(xù)三日。
港股汽車板塊持續(xù)走弱,新勢力車企首當其沖。具體來看,零跑汽車下跌6.93%,小鵬汽車下跌6.92%,蔚來下跌5.01%,理想汽車下跌3.93%。其中,零跑已連續(xù)三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近12%,股價跌破30日均線,技術走勢明顯轉弱。
外界關注的焦點集中在零跑最新發(fā)布的B10車型。盡管此前“小定”訂單突破10萬輛,但轉化為“大定”的只有3萬左右,明顯不及市場預期,引發(fā)了投資者對實際銷售能力和訂單質量的質疑。B10上市帶來的熱度并未有效轉化為信心,反而成了利好兌現(xiàn)后的“真空期”。
小鵬汽車的走勢也令人擔憂,連續(xù)兩日下跌,不僅終結了此前的反彈勢頭,也讓市場開始重新審視其基本面穩(wěn)定性。巧合的是,小鵬董事長何小鵬本周二在發(fā)布會上大膽預言:“未來10年內,新能源車企最終可能只剩下5到7家。”然而,話音未落,股價連跌兩天,市場顯然并未領情。
相較之下,蔚來的處境更顯被動,當天的大跌讓公司股價再度探底。在前期反彈行情中,蔚來未能同步走強,如今市場走弱,它卻成了率先破位的個股。目前蔚來的市值僅為550億港元,已經被零跑反超,處于新勢力陣營的“末位”。
不僅是新勢力企業(yè),傳統(tǒng)主流車企同樣面臨壓力。比亞迪股份當日下跌3.09%,盡管成交額仍居板塊首位,達33.7億港元,但成交量已連續(xù)七個交易日下滑,顯示出資金在持續(xù)撤離。吉利汽車跌幅達5.50%,盡管其剛發(fā)布了亮眼的一季報,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六倍、銷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但股價依然未能獲得支撐。這表明一些投資者拋售汽車股的決心,似乎已與基本面脫鉤。
此外,長城汽車下跌3.90%,廣汽集團下跌2.78%,北京汽車下跌1.62%,華晨中國下跌1.52%。
全球貿易規(guī)則正在改變,但最讓市場頭疼的是川普政府的“變臉”速度。今天說東,明天改西,搞得投資者完全摸不著頭腦。前幾天大家還在說電子產品可能免稅,轉眼間又要和半導體一起加稅。這么變來變去,讓資本市場如同“無頭蒼蠅”般陷入混亂。
這種情況下,資金最先逃離的就是科技成長股。新勢力這種“科技+成長”雙重屬性的板塊,自然跌得最慘。當前市場情緒之下,很多投資者已不再關注企業(yè)基本面,而是選擇先賣了再說,生怕跑慢了被套住。【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