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大家肯定都聽說過:張王李趙劉,走遍天下稠。意思是說,這五個姓氏的人,在中國人數最多。在這五大姓氏中,幾乎所有的大姓都坐過天下、建過王朝,如:劉家的漢朝、李家的唐朝、趙家的明朝,最不濟的王姓、也有王莽篡權建立的新朝。
可是,張姓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沒有建立過一個像樣的王朝。這是什么原因呢?有個傳說是:玉皇大帝姓張,名叫張友人,又名張百忍、生于正月初九,主宰整個宇宙,人間的皇帝也歸他管。為了利益平衡,姓張的就不能再做人間的皇帝了。
另一個說法是:天下望族總共兩家半,第一家是孔圣人家,第二家就是張天師家,歷代皇帝只能算半家。姓孔、姓張的人家,天上人間都享受極端榮耀、無以復加,所以,人間的皇帝他們便不屑于再去當。
傳說只是傳說,且姑妄聽之。不過,在我國區縣級以上的城市中,以姓氏命名的、以張姓為最多,著名的就有:張家界、張家口、張家港、張家店、張家川、張家灣……等。
張家界
張家港
張家口
看官中,肯定會有不少的老張。那么,各位老張,上面說的這些地方、早先可都是你們家的啊!建議你,抽個時間、回去看看吧!
湖南張家界
明朝弘治年間,永定衛大庸所指揮使張萬聰鎮守有功,朝廷將這一帶作為封地賞賜給他。到了明朝崇禎三年,張萬聰的第6代孫張再弘被賜團官,并設衙署于此。這一帶就成為張氏的世襲領地,被叫成了“張家界”。“界”是領地的意思。
江蘇張家港
據當地張姓人家《重修張氏宗譜(孝友堂)》記載,明代萬歷元年,有張南山者,自靖江生祠堂卜居香山北麓(卜居:占卜決定自己居住的地方),后漸成村落張家埭。
由于常受山洪的澇漬,張氏子孫將流漕拓寬成河;經多次拓寬后,河面寬7丈,底寬3丈,成為大河,但無河名。清代康熙二年,江陰縣衙勘察丈量到此河時,發現此河無名。由于此河乃張氏祖上所開、張氏裔孫拓寬,遂稱“張家港”。
河北張家口
明朝嘉靖八年間,守備張珍在守城的北城墻開一小門,曰“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筑,所以稱“張家口”。
張家川
張家店(張店)
張家灣
甘肅張家川
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返回途中,將妻子、兒女安置在此處。后來,張騫病故時,也長期寄葬在此地。因為張騫的威名和聲譽,人們便將此地稱之為“張家川”。
山東張家店(張店)
宋代時,此處以“黃桑店”之名而聞名遠近,時有“商賈云集,日進萬金”之說。
其中,有一張氏客店門庭大、客房多,生意興隆、遐邇聞名。于是,黃桑店之名漸被張家店取代。至元代,又縮稱為張店。
北京通州張家灣
古鎮張家灣位于通州城南15里,建于元代,因水而得名,曾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元世祖至元三十年,通惠河疏鑿告成,此處成為水陸要津。
時有漕運總督張瑄原為海盜出身,為了向朝廷表明衷心,就將族屬遷到此地,并設立海運船隊總部。后來,此地成為重要的碼頭和物資集散地,有了張家灣的名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