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1979年中越戰爭,幾十年后越南始終耿耿于懷,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失敗。在《重新評估1979年中越戰爭》一書中,作者張小明曾寫道:“越南情報部門未能夠為中國入侵做好準備。”甚至部分軍事分析專家也承認“越南作戰能力遠超過中國軍隊”,那么,越南為什么最終還是被打敗,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盲目自信、錯誤估計
1979年,越南號稱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對于這一說法,雖然有些過于夸張,但是曾經打敗了法國、美國的越南在經歷了幾十年戰爭后,越軍單兵作戰能力確實不容小覷。
越南自南北統一之后,擁有了一支數量龐大、作戰兇悍部隊,不僅擅長打游擊戰,而且從中國這邊學到了許多戰略戰術。一時間,越南自我膨脹,覺得在打敗法國、美國這樣的西方軍事強國問題上,都是自己功勞。
越南統一之后進行了軍隊改革,總下轄部隊規模達到120萬人之多,其中僅步兵團就有50多個。另外,越軍步兵裝備方面,基本上配備了AK47沖鋒槍或者M16自動步槍,甚至還裝備了美式發射器、迫擊炮、火箭筒等等。
對此,1979年2月16日中越戰爭爆發前夕,時任越軍前線指揮官的文進勇盲目自信的離開河內,前往柬埔寨請功。對于這樣的舉動越南當局絲毫不擔心,甚者大言不慚道:
“我要和中國碰一碰看看到底誰厲害。”
文進勇在同登至諒山地區部署了大量兵力,包括擁有“金星師”稱號的第3師以及王牌軍隊316A師等。除此之外,還在高平地區和老街戰區部署了大量的戰壕坑道和火力網。不過,文進勇并未在高平地區投入大量兵力,反而只是一些民兵以及公安屯力量。
“放心,沒有一兩個月,中國軍隊休想拿下高平!”
文進勇的部署得到了越軍高層的同意,他們認為文進勇對中國軍隊的戰術十分熟悉,對于作戰部署必然會十分穩固。
然而,這樣的想法很快就被啪啪打臉。雖然高平一帶利用天然優勢,在巖洞、隘口部署了大量火力點,易守難攻,但我軍事先精準預判。大膽的實施攻打朔江、高平、東溪戰區的方案,給越南一個出其不意。
彼時,諒山一帶的越軍受阻于我軍部隊阻截,只能眼睜睜看著部隊受制于中國軍隊而無能為力。至2月24日,解放軍部隊經過7個小時激戰,成功占據高平,并全殲越軍346師。
如此快速的出擊,讓文進勇也萬萬沒有想到,多年苦心經營竟然如此不堪一擊。此時,越南高平也不得不重新審視雙方部隊的水平。
越軍單兵作戰能力雖然強悍,但是卻輸在了盲目自信,尤其是自認為部署天衣無縫,導致喪失戰場的主動權。當然,我軍在進攻過程中也暴露出了部分問題,傷亡不小,尤其是前期兩三天,可謂傷亡慘重,但是部隊在戰場上邊打邊吸取經驗教訓,找出不足,從而對敵形成威脅。
說到底,從一開始,越南就盲目自信的認為,中國不可能開戰。特別是蘇越簽訂友好合作條約后,仗著有蘇聯撐腰的越南已經失去了正確判斷。
作者張小明在《重新評估1979年中越戰爭》中寫道:
“很明顯,越南情報部門未能為中國的入侵做好準備。”
前駐廣州總領事楊丹迪回憶稱:
“盡管中國幾個月前已經顯露出許多戰爭跡象,但越南領導人并不相信這個社會主義兄弟國家會攻擊他們。”
許多軍事分析專家:越南的作戰能力遠遠超過中國軍隊。《時代》雜志根據美國情報來源得出結論:最初兩天內,越南正規軍尚未啟動時,越軍邊防民兵就擊敗了4000余名中國主力部隊。
對此,戰后越南談論起中越戰爭時,認為如果不是越南當局盲目相信“越中友誼”,那么,數以千計的越南士兵就不會犧牲,諒山也不會被夷為平地,保衛同登鎮抵抗中國兩個師進攻的兩個營也不會犧牲最后一個士兵。
那么,事實真的如越南所談論的那樣,是中國“欺騙”了越南,才導致他們失敗的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二、越南的選擇
1964年至1973年期間,越南國內處于水深火熱,美國出兵越南,想要控制南越作為傀儡。彼時,北越領導人胡志明向中國求助,希望中國能夠伸出援助之手。對此,中國思慮再三決定向北越派遣部隊。
其中包括地對空導彈部隊、防空部隊、鐵路建設部隊、工程部隊、掃雷部隊以及后勤部隊。中國軍隊不僅在陣地前線指揮,而且還幫助越南修建鐵路、工廠、橋梁等。
據悉,僅1965年至1968年期間,中國向北越派遣了23個師,包括95個團,總兵力達到32萬余人。1967年,中國在北越的兵力達到17萬人之多。
中國的付出卻并未換來應有的回報,越南在中國和蘇聯之間選擇了后者,為了向蘇聯遞交投名狀,越南軍隊更是頻頻在我國邊境地區制造軍事沖突。
據中國國防部報告,僅1977年至1978年期間,越軍制造邊境沖突事件就達到上千起之多。不僅數量上增加了而且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直到1978年11月,蘇越簽訂《友好合作條約》后,越南開始正式投靠蘇聯,中越之間的矛盾已經無法調解。
越南為了擴張野心,主動選擇了蘇聯,而放棄了多年的兄弟。于是,北京方面忍無可忍之下終于做出決定:懲戒這個不聽話的“小朋友”。
“懲戒”越南并非簡簡單單,在1978年12月31日北京擴大會議上,與會人員不僅同意了進攻諒山、高平、老街原計劃,而且還同意了修改后的計劃。
此次會議,中央總參謀部任命許世友上將為廣西軍區司令、楊得志任云南軍區司令,由兩人負責指揮東、西兩線所屬部隊。
在下達“懲戒”命令之后,北京方面依然面臨很多困難和部署。其中,國際輿論就是一個特別棘手的問題。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發動之前,領導人鄧小平先后出訪東南亞和亞洲地區,特別是美國。并在出訪東南亞國家時義正言辭表示:
“這項(蘇越)條約并非僅僅針對中國……而是蘇聯在全球范圍內的陰謀……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的安全與和平都岌岌可危。”
除新加坡外,其他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都支持北京決定,強烈譴責越南入侵柬埔寨行動。
說服了東南亞大部分國家,下一個最重要的外交對象就是美國了。1979年1月28日,鄧小平正式訪問美國,與美國總統卡特進行私人會談。雖然在得到中國決定懲戒越南的消息后,美方并未及時回應,但鄧公卻強調,任何決定都不會改變,不過,戰爭會在一定限度內發生。
此次訪問,美國出于戰略考量,同意提供有關蘇聯50個師在中國北部邊境地區活動的情報,而且還利用衛星監視邊境戰爭,讓全世界媒體清晰的知道,這場戰爭到底是誰教訓了誰。
顯然,有了東南亞國家的支持,有了美國的暗中“相助”,中國“懲戒”越南的決定已經板上釘釘。可以說,在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前夕,中國從內政到外交,已經做足了周密準備。只等待時機一到,將迅速發起還擊。
越南領導層這邊,不僅沒有所謂的認真對待,反而倚仗有蘇聯的撐腰,沒有將中國放在眼里。大部分越南領導層分析認為:中國共產黨高層再怎么憤怒,也不會派兵攻打越南,即使打也只會小規模沖突。
對此,越南情報部門并未嚴密監視中國軍隊大規模調動,也無法確定中國軍隊的主攻方向。
1979年2月17日拂曉,當隨著一聲“開打”命令下達之后,中國前沿陣地上,數百發炮彈齊刷刷的向越軍一線陣地發動炮轟,經過半個小時的急襲,14路大軍快速向敵人陣地進攻。
僅僅3個小時,越軍一線陣地全線瓦解,大片的陣地上僅剩下幾個越軍士兵。被我軍炮火炸得昏頭轉向的敵軍已經分不清到底哪里才是中國軍隊進攻的主要方向。
此時,河內已經手忙腳亂,得知前線戰況,才意識到中國軍隊遠比越戰中的美國士兵打仗厲害的多,也聰明的多。
越軍的失敗有太多因素,除了自身的軍事素質以外,戰前的戰略、軍情部署,盲目的自大,大規模作戰都是影響戰爭失敗的主因。越南軍隊單兵作戰能力雖然強悍,但是戰場上需要看的是團隊、軍備以及指揮能力。
總而言之,戰爭中敢于承認自己不足,積極彌補自己的短處,才能夠從戰爭中吸取教訓,獲得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