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不給臺階下,特朗普惱羞成怒,下令啟動所謂的“232調查”。面對美方咄咄逼人的姿態,中方早已有所準備,這一次,中方先發制人,不給美方可乘之機。那么,特朗普下令啟動所謂的“232調查”,傳遞出什么信號?中方又是如何先發制人的?
當地時間4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要求美國商務部針對從國外進口的關鍵礦產啟動所謂的“232調查”,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據悉,“232調查”就是打著所謂“國家安全”的旗號,對包括鈷、鎳以及其他17種稀土在內的關鍵礦產展開調查。
由于美國對相關礦產的開采加工量較少,而中國則生產了全球99%的稀土,因此,外界認為,這是美國在為稀土領域對華升級制裁餌尋找借口,試圖進一步對華施壓的體現。在中美貿易博弈持續升級的背景下,特朗普此舉無疑會進一步沖擊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此次升級對華制裁,是因為中方沒按美方的劇本走。此前,美國一邊對華揮舞制裁大棒,一邊卻向中國喊話,聲稱正在“等中方主動來電”,想讓中方“主動求和”。此舉一方面是為了向外界表明美國對華強硬的態度,另一方面是想營造“中國對美示弱”“美國掌握主動權”的假象,以維護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威信。
但特朗普顯然打錯了算盤。在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后,中方積極和其他國家展開溝通,共同應對國際挑戰,但卻始終沒給美方打去電話。眼看交鋒陷入僵局,特朗普政府曾低調對華服軟,宣布豁免部分中國商品。但即便如此,中方依舊沒給美方臺階下。
對于美方豁免部分產品關稅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作出公開回應稱,事實已經證明,美國濫施關稅損人害己,中方敦促美方放棄極限施壓的錯誤做法,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通過對話解決問題。換言之,美方要想促成中美對話,需要取消對華不平等制裁,并遵守中方提出的前提條件,讓中方看到美方切切實實的誠意。
事實上,在特朗普下令啟動所謂的“232調查”之前,中方已經先發制人。本月初,商務部宣布對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并強調此舉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并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也就是說,就算美國未來依據所謂的“232調查”對中國稀土加征關稅也沒用,中美之間的關鍵礦產交易早已陷入停滯。
中方的先發制人,挑動了美國相關產業的敏感神經。有報道稱,為了躲避中國的稀土供應鏈,美國國防部曾試圖尋找其他材料,來制造適用于F-35戰斗機零件,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因為相關供應鏈已經被中國牢牢掌握在手中。
盡管美國擁有部分稀土庫存,但這些儲備難以長期支撐美國的國防需求。而有美國空軍官員也發出警告稱,如果中國升級行動,將對美國國防工業造成“更大的傷害”。由此可見,對于美方施壓,中方的反制精準有力,如果美方執意擴大紛爭,最終受傷的只會是美國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