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經過去3個月了。
這三個月我和先生在餐飲、電費、燃氣費、日用品、話費、交通等方面的支出分別是:
1391元,1699元,1566元。
平均到個人的話,最多的時候一個人也才花了850元。
不算多,但大部分時候自我感覺良好。
因為我們存錢黨有自己的活法。
1)我們有自己的消費堅持,不覺得丟人,反覺得很酷!
我會買一樣東西,一定是因為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我真的很需要,我馬上用得上,我喜歡得不得了。
我不會說,別人有我沒有,就感覺很“羞恥”。
我也不會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就勉強自己買單。
我還不擔心每個月就花這么點錢,會被人議論“窮”“摳”。
相反,我喜歡過遠低于收入水平的生活,這讓我感覺很踏實,很安全。
而且我覺得有自己的消費立場是非常理性和清醒的。
這代表著我不隨波逐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有勇氣撥開迷霧,看到現實的世界,也接受現實的世界。
你看,換一個角度,世界的大門就打開了。
消費主義也就很難再誘惑得到我了。
2)只努力抓“抓得住”的東西,慢一點也沒關系,能到達彼岸就行。
換句話說,就是去做自己當下能做的事情,做自己可以改變的事情。
網友們都喜歡說,錢是賺出來的!
這誰不知道呢?
問題是,知道并不代表就能馬上去賺到想要的數額。
至少對于普通人來說,這不容易。
我們可以做的是——
現在就少花點錢,馬上這個月就能多存點錢。
現在就開始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未來就能減少不必要大開支。
現在就去學習一些新的知識、新的技能,輔助以后的搞錢能力。
《縱橫四海》的主播說:致富是80%運氣+20%努力;守富是80%努力+20%運氣。
我們可以抓住的,是自己的努力啊!
3)因為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所以我總會留出余量。
因為不知道路上會發生什么,所以,我會提前10分鐘出門,留出時間上的余量。
因為不知道會被什么事情打斷、影響任務的進度,所以我會提前做重要的任務,留出時間和空間上的余量。
因為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所以,存款里至少要有15w,即兩年的基本生活費,在金錢上留出余量。
總之,永遠為最差的情況留出余量。
不要等到降薪了才想起來要存錢,這時候就算知道要存錢,也很難存下錢了。
不要等到身體不健康了,才想起來要健康飲食和運動,就算來得及你也多受了很多罪。
我希望我的人生可以少一些“早知道……我就……”的內疚和后悔。
4)永遠留出容錯空間,當計劃趕不上變化時,也不會太糟糕。
做計劃最重要的是,要去想想當計劃趕不上變化時,我要怎么做?
很多人會在收入上升期,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
比如換更大的房子,換更貴的車子……用網友的話說,賺錢不就是為了這些嗎?
沒錯,賺錢的確是為了生活更好。
但我們在做提高生活水平的計劃時,不要只是考慮當下的收入沒問題,支撐得起。
還要想想如果出現最差的情況,我還能承擔得住嗎?又能承擔多久呢?
經歷過這幾年的經濟下行,又經歷了今年先生的意外腿傷,我可不敢說最壞的情況不會到來。
5)“有錢”是看得見的,財富是看不見的,我選擇后者。
我發現,彰顯自己“有錢”最好的方式就是買買買。
但我們也知道,花出去的錢就是別人的了,你只是收獲了在別人看來很“有錢”。
而財富是我們留在銀行里的存款,是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
這些都是別人看不見的。
就好像在廣州大街上遇到一個穿拖鞋短褲,著裝平平無奇的大爺大媽一樣。
你可能不會覺得他們很“有錢”,但他們真的有好幾套房子在出租,每個月的租金根本花不完。
所以,我不介意看起來不像是個“有錢”人,我只想默默積累自己的小金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