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都市深圳的一隅,曾存在著這樣一群人,他們被稱為 “三和大神”。他們以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游離于主流社會節奏之外,做日結工作,吃 “掛逼面”,喝 “掛逼水”,秉持著 “干一天玩三天” 的生活理念,構建出一個別樣的 “江湖”。
三和的江湖:獨特的生存景象
在深圳市龍華區的景樂新村旁,有一處曾經聞名遐邇的三和人才市場。這里,便是 “三和大神” 的大本營。自 2005 年起,以三和、海新信等為首的眾多職介機構、勞務派遣公司紛紛進駐此地,逐漸形成了一條招聘普工的 “職介一條街”。
高峰時期,這里日均求職人員可達 7000 余人,全年求職人數超過 250 萬人 。
在這個熱鬧非凡的求職市場周邊,滋生出了一種獨特的 “亞文化”。部分求職者長期滯留于此,在景樂新村周邊的中小職介所、網吧和村過道安營扎寨。他們身無分文時,便去應聘 “日結工”,掙得一日的生活費,而后便又回歸到閑散的狀態,這群人被形象地稱為 “三和大神” 。
“大神” 們的生活極度簡單且隨性。所謂的 “掛逼面”,通常是一份售價 4 元左右的炒面,這成為了他們果腹的主要食物。而 “掛逼水”,則是指那些售價 2 元的大瓶礦泉水。
在他們看來,這些廉價的飲食足以滿足生存需求。香煙,也往往是論根購買,5 毛錢一根的散煙,偶爾能讓他們享受片刻的放松 。
住宿對于 “大神” 們來說,也極為將就。村里曾有許多 10 元一晚的小旅館,環境簡陋不堪,衛生條件極差。還有 15 元便能通宵的黑網吧,這里不僅是他們娛樂的場所,也是不少人過夜的地方。實在沒錢的時候,他們甚至會直接躺在村過道上,天當被、地當床,酣然入睡 。
在三和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這樣的場景:一群年輕人或坐或躺,手中拿著廉價的食物和飲料,眼神中透著一種對生活的淡然與不羈。
他們有的剛剛結束一天的日結工作,正盤算著如何揮霍這來之不易的收入;有的則已經身無分文,卻依然不緊不慢地尋找著下一個日結的機會 。
日結背后:艱難的勞動博弈
“大神” 們選擇日結工作,背后有著復雜的緣由。從工廠的角度來看,日結工的存在為他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工廠可以借此降低管理成本,無需對工人進行長期的培訓與管理;薪酬成本也能得到有效控制,按照當天的工作量支付報酬;同時,還能規避社保等方面的支出,實現靈活用工 。
對于中介而言,日結工同樣有利可圖。他們能夠通過不斷地為工廠輸送日結工,確保長期的招工業務,從中獲取中介費用。在這個利益鏈條中,“三和大神” 們看似擁有選擇工作的自由,但實際上卻處于弱勢地位 。
一位曾體驗過 “三和大神” 生活的人分享過自己的經歷。在一個炎熱的夏日清晨,他來到 “海信大酒店” 前的小廣場等待日結工作。
最先出現的是工地招工的工頭,只是簡單地喊著 “工地雜工”,卻不提及具體的薪資和工作內容。周圍的人開始議論紛紛,有做過的人表示這份工作太過繁重,報酬卻少得可憐。
盡管如此,最終還是有寥寥數人選擇應聘。有人表示自己已經身無分文,“掛逼” 了,所以不管多少錢都愿意做;而另一些人則堅守著所謂 “三和大神” 的原則,認為不能為了這點錢就賣命 。
普遍來說,日結工作的價格并不高,大多在一天一百出頭。即便是那些最為繁重的體力活,報酬也很少能超過兩百元。而且,務工者們幾乎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在這個勞動力市場中,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他們只能被動接受工頭和中介給出的價格 。
除了常規的體力勞動,這里還會出現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工作機會。比如招獻血漿的,中介會以嘲諷的語氣宣傳獻成分血不累且報酬豐厚,能有三百元,下午就能結束。
甚至還有幫人換駕駛證,去代體檢的工作,這種看似輕松的活計,報酬卻只有四十塊 。
一位 “大神” 回憶起自己在電子廠流水線上螺絲的經歷。那天,他從早上不到 5 點就起床找工作,歷經三個多小時,終于找到了這份工作。被工頭雇來的小巴運往工廠后,在樓下等待開工又耗費了不少時間。
工作內容看似簡單,只是上緊三顆螺釘,將電線固定在轉接盒里,但長時間的重復勞作,讓他疲憊不堪。從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十點半,當結束工作拿到那一百二十塊錢時,他感慨這是自己賺得最困難的一筆錢 。
群體畫像:多元的失意人生
“三和大神” 群體的構成頗為復雜,年齡跨度從 20 歲出頭的年輕小伙,到 40 多歲的中年人都有。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帶著各自不同的故事,最終匯聚在了三和這片土地上 。
35 歲的鐘杭,便是其中的一員。2019 年,他懷揣著 300 塊錢來到深圳打工,滿心期待著能在這里闖出一片天地。然而,命運卻和他開了個玩笑,他不慎將錢包弄丟,瞬間陷入了困境。無奈之下,他來到了三和人才市場,從此過上了 “大神” 的生活 。
在三和的日子里,鐘杭深刻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與無奈?!案梢惶炝愎ね嫒臁?,這樣的生活看似自由,實則充滿了苦澀。
每天靠著 2 元的礦泉水、4 元的炒面和 5 毛錢的散煙度日,夜晚不是在網吧過夜,就是在村過道上勉強入睡。這種生活狀態讓他逐漸迷失了自我,對未來感到無比迷茫 。
和鐘杭有著相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其中一些年輕人,剛剛步入社會,缺乏足夠的工作經驗和職業技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四處碰壁。來到三和后,發現日結工作雖然辛苦,但相對自由,不需要長期的約束,便逐漸沉淪其中 。
而那些中年 “大神” 們,有的曾經在工廠里辛勤勞作多年,卻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了工作。可能是工廠的經營不善,也可能是自身的身體原因無法再承受高強度的工作。
來到三和后,他們發現自己難以找到一份穩定且待遇不錯的工作,只能選擇日結工來維持生計。在一次次的挫折與失望中,他們的斗志被消磨殆盡,最終融入了 “三和大神” 這個群體 。
在這個群體中,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家庭、感情等方面的問題,選擇逃避現實,來到三和尋求一種解脫。他們在這里放縱自己,試圖用這種看似瀟灑的生活方式,忘卻曾經的傷痛 。
繁華都市中的邊緣群體
“三和大神” 的存在,與深圳這座充滿活力與機遇的繁華都市顯得格格不入。在深圳的市中心,高樓大廈林立,金融中心內精英們忙碌地穿梭著,創造著巨額的財富;科技園區里,創新的火花不斷迸發,高新技術企業引領著時代的潮流 。
然而,在城市的邊緣 —— 龍華區的景樂新村,“三和大神” 們卻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這里垃圾遍地,樓棟間電線亂拉亂接,治安狀況也不容樂觀。偷盜現象時有發生,不少青年回到村里就是通宵上網,沒錢了就睡在村過道上,整個環境彌漫著一種頹廢的氣息 。
這種巨大的反差,讓 “三和大神” 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有人對他們的生活方式表示不解和批判,認為他們是在浪費生命,不思進?。灰灿腥藢λ麄兊脑庥霰硎就椋J為是社會的壓力和就業環境的問題,導致他們走上了這樣的道路 。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三和大神” 群體的出現,反映出了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如何保障不同階層人群的就業權益,如何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就業機會,如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成為了亟待解決的課題 。
走向新生:蛻變中的三和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各界開始關注 “三和大神” 這個群體,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改善景樂新村的環境,幫助這些人重新回歸正常的生活軌道 。
自 2021 年起,當地政府先后投入資金超 2000 萬元,對景樂新村開展城中村綜合整治。推進雨污分流、三線下地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村莊的環境面貌。曾經垃圾遍地的街道變得干凈整潔,亂拉亂接的電線也得到了規范整理 。
同時,依托黨群服務站,實現了可以小憩的 “歇腳屋” 全覆蓋。屋內配備了智慧書架、沙發、飲水機、充電寶等設施,為過往的人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息場所。此外,還建設了 “暖心柜”,為群眾提供方便面、水等免費物資,刷身份證即可領取,為那些暫時陷入困境的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
社區工作人員也積極行動起來,對 “三和大神” 們進行心理疏導和就業指導。許多 “大神” 在他們的幫助下,從頹廢的狀態中清醒過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
鐘杭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2021 年 1 月 2 日凌晨,他遇到了和聯社區的工作人員。在與工作人員的交流中,他傾訴了自己的遭遇和內心的痛苦。社區工作人員耐心地傾聽,并為他提供了心理疏導和就業建議。
在社區的幫助下,鐘杭回到了廣東梅州老家,開始養殖小龍蝦。如今,他不僅事業逐漸走上正軌,還結婚生子,過上了積極向上的生活 。
更多的 “三和大神” 也在發生著改變,他們紛紛到周邊的工廠正常上班。曾經 “干一天玩三天”,一年到頭兩手空空的日子一去不復返?,F在,他們通過辛勤的勞動,能夠存下一筆錢,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尊嚴和自信 。
如今,三和人才市場已經搬遷,原址上新的奮斗者廣場正在建設。這里將被打造成為 “就業服務第一站”,為來深務工人員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的就業服務。曾經的 “三和大神” 現象,逐漸成為了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新景象 。
深圳 “三和大神”,這群曾經游離于城市邊緣的人,他們的故事是一部充滿無奈與掙扎、沉淪與覺醒的真實寫照。他們的經歷,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個體在生活困境中的抉擇,也引發了我們對于社會就業、保障體系等多方面問題的深刻思考。
從 “三和大神” 到努力奮斗的勞動者,這一轉變背后,是個人的自我救贖,更是社會溫暖與力量的體現。
參考資料:
《“三和大神” 消失!“我從頹廢的狀態中清醒了”,深圳景樂新村變了……》 來源:上觀新聞
《消失的 “三和大神” 是啥 “神”? 深圳城中村發展 “慢半拍” 但有未來》 來源:中國青年網
《“120 塊,這是我賺得最困難的一筆錢”》 來源: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