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教授發帖,剛看到一位博主發文,一家大型民企接到上級指示,招了過千的應屆畢業生,還超額完成了任務。但是卻裁員45歲以上的員工,這些老員工被“以舊換新”了。公司還變相節約了人力成本,因為剛來的應屆畢業生工資肯定不如老員工高。
看到這樣的消息確實五味雜陳,應屆畢業生可能還沒有要養家的負擔,可是45歲的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且大部分人的子女都在讀大學,正是開銷最大的時候。這個時候突然大批量失業,男員工離63歲退休還有18年時間,他們這個超過了35歲的年齡還能去應聘其他公司嗎?作為大型民企還是不能只顧一頭完成任務啊,還是要承擔起社會的責任。
根據該教授提供的信息,這個消息來自另一位知名博主的爆料。
- 此帖一發,迅速引發網友圍觀和熱議浪潮。
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感慨萬千:
這幾年工作不好找,就開了兩個便利店,請的都是已婚30+的中年人,這幾年真的是不賺錢,有個別月份還賠錢。一年忙到頭還不如個打工的。但是還扛著三年沒關掉,就是想著每個店起碼還有養活2個員工,幾個老店員也蠻負責的,起碼有四個家庭有點收入,就當是給社會做貢獻了。希望國家堅挺,貿易戰一定要打敗美國,我們老百姓有工作,就有錢花,自然生活就好了。
所以,宗慶后老人家不開除45歲以上員工,安穩干到退休,非常讓普通百姓感恩。
以后這群畢業生也會被裁。所以說打工嘛,差不多得了,沒必要那么勞累。
如果因為保障45歲以上工作,使得新大學生因為無養家壓力沒工作,那等有養家壓力時不但連工作都難找(畢業幾年沒工作都朝氣都廢掉了),還無法養家(他們早晚會年紀大的)!盡管本人也是年紀很大,有家庭支出且被裁員,但不能因噎廢食,只能說就業大環境比較難。
我看了這消息也是五味雜陳。靠計劃經濟那套搞,必然讓人五味雜陳呀。
有點像80年代接班制,很多人為了子女就業,只能自己提前退休,讓子女接班。
一些大公司也是這樣,一邊大量招聘,一邊大量裁員,讓老員工走人。每個老員工都是一個家庭的經濟支柱。人人自危,不敢消費了。
只要補償到位,我今年五十六歲公司上班十六年,今年一月公司裁員我找部長裁我可是公司說裁我一個可以裁新員工四五個人,公司怎么不裁我年齡大只裁二十幾歲年輕人,怎么和你公司不一樣嗎?我公司越老越不裁。
人生不可能一直是上升,也要接受走下坡路。
- 大型民企都接到指令,讓大量招聘應屆畢業生。但是,企業畢竟得按經濟規律辦事,必須生存,這是根本原因。
作為企業,要是業績沒增長,利潤也沒上去,一下子多了這么多新員工,運營成本蹭蹭往上漲,哪個企業吃得消呢?
因此,企業搞內部優化,最先開刀的就是年齡大的員工。45歲以上的直接被裁掉,35歲以上的也得分批被優化掉。這非常正常。
畢竟,崗位數量有限,年輕人占了坑,中年人自然就沒地去了,而且看樣子未來十年都得是這趨勢。只要能夠嚴格執行勞動法裁員,那就無可非議。
當然,對于失業的中年人來說,一定是壓力山大。畢竟,他們承擔著家庭的重擔,工作沒了,生活就容易陷入困境。
一個個裁員案例給中年人敲響警鐘,必須不斷提升自己,保持學習的熱情,掌握新技能,提升職場競爭力,這樣才能在變化的職場環境中站穩腳跟,不至于被輕易淘汰。否則,企業裁員風一旦刮起,那就是首當其沖被裁員的那一批。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