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觀點認為,法國之所以在二戰時期迅速的戰敗投降,與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白羽毛”事件有很大關系。“白羽毛”運動起源于英國,但卻在法國被“發揚光大”!簡單來說就是大量法國女性成為主戰派,她們不但鼓勵自己丈夫、男友上戰場,而且利用輿論鄙視不上戰場的男人。這直接導致了大量男人被送上前線,那些原本不愿意打仗的男人在社會上倍受歧視,最終也被迫參戰。一些法國女性甚至呼吁將該國男性征兵年齡下調到5歲,對,你沒有看錯,就是5歲小孩。可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幾乎毀掉了法國的男性,最終導致二戰爆發以后,法國男性不愿意為國出征,選擇了投降。
當時的法國女性
這些法國女性的邏輯就是,希望自己的老公在戰場上陣亡或者傷殘,她們可以心安理得的拿著高昂的撫恤金,過上開心快樂的日子。反正上戰場的又不是她們,哪怕自己的老公變成了殘疾人,她們也可以拿著撫恤金改嫁。為什么后來的法國男性不愿意為國效力?按照當時的社會環境,只有投降,他們才有一線生機。否則他們沒有未來,女人的“吐沫星子”也能把他們“淹死”。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導致當時號稱擁有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很快就投降了德國。那支曾經在拿破侖時期橫掃歐洲大陸的強大法軍,再也不存在了!
戰場上的法國士兵
從法國的這段時間歷史來看,過度宣揚女權真的能毀掉一個國家。不要認為這只是一個簡單的社會問題,一旦某個群體遭受了集體打壓,所帶來的后果往往很嚴重。只有社會擁有公平正義,民眾對生活感到有希望,國家才會有凝聚力,凝聚力才是國家和軍隊強大的基石。
某女性博主的驚人言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