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全民安全意識,向轄區居民普及國家安全法律法規,推動大安全理念深入人心。4月15日上午,長安路司法所在轄區華夏銀行前組織開展國家安全日主題活動。
上午10時,華夏銀行門前廣場人頭攢動,印有國家安全相關內容的紅色橫幅格外醒目。司法所與平安辦工作人員早早布置好宣傳展臺,展臺上整齊擺放著《國家安全法》《反間諜法》《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法律讀本,以及圖文并茂的“國家安全知識手冊”“反詐防諜案例集”等宣傳資料。
活動伊始,司法所所長裴龐濤向來往市民強調:“國家安全不是遙遠的‘諜戰片’,而是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的責任。從保護國家秘密到防范網絡攻擊,從抵制邪教滲透到警惕境外勢力拉攏,每個人都是國家安全的‘守護者’。”針對不同群體需求,司法所設計了差異化的宣傳策略。面向中老年群體,工作人員重點講解“如何識別邪教滲透”“防范養老詐騙”等內容,并發放印有舉報電話的便民卡片;面向青少年,則通過漫畫版《網絡安全守則》,引導其文明上網、抵制不良信息;針對轄區企業員工,律師團隊深入剖析了“商業秘密保護”“數據跨境傳輸合規”等法律要點,助力企業筑牢安全防線。
現場工作人員分為法律咨詢、案例講解、互動答題三個小組,為居民提供“一站式”普法服務。法律咨詢臺前,司法所工作人員結合《國家安全法》條文,詳細解答了“公民在維護國家安全中有哪些義務”“發現危害國家安全行為如何舉報”等問題,并重點解讀了《反間諜法》中關于“境外機構非法測繪”“網絡勾連策反”等行為的法律后果。針對近年來頻發的網絡安全隱患,平安辦工作人員通過模擬釣魚郵件、惡意軟件植入等場景,演示了個人信息泄露的常見途徑,并提醒居民“不點擊陌生鏈接、不下載可疑應用、不隨意連接公共WiFi”。
本次宣傳活動共發放各類普法資料120余份,接待咨詢群眾11余人次。這場別開生面的國家安全日普法活動,不僅讓轄區居民掌握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武器,更激發了全民守護家園安寧的責任感。下一步,長安路司法所將聯合公安、網信等部門,切實將法治保障融入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新時代的畫卷上奮力書寫“國泰民安”的法治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